老山药业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养蜂人生

[蜜蜂养殖] 蜜蜂保护学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楼主| 养蜂人生 发表于 14-1-13 13: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立克次氏体引起的疾病   
        从鞘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膜翅目等10 多种昆虫上分离出立克次氏体,其特征为宿主特异性低,能超科、甚至超目侵染白微立克次氏体的丽金龟微立克次氏体能侵入昆虫幼虫的脂肪组织,末期也侵入血球和其他组织,在细胞质中增殖.不久,细胞内的病原体充满整个细胞质空腔,最终引起细菌崩解。 Wolbachia 属的 W .pipientis则能污染昆虫卵,经卵安定地传到次代,对宿主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但对生殖产生极大影响,虽然成虫能正常交配、授精,但不发生核配,因而得不到次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养蜂人生 发表于 14-1-13 13:4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类菌质体引起的疾病   
        螺旋菌形体科的菌无细胞壁,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细胞表面包有单一的、三片层结构的膜。细胞很小,最小的直径在200nm 以下,细胞呈丝状,有的能形成分枝的丝状结构。细胞的形态大小随生长年龄,培养基的性质及渗透压而有所变化。螺旋形菌体在液体培养基中呈螺旋式运动。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典型的“煎鸡蛋”似的菌落。螺旋菌形体属的蜜蜂螺旋菌形体(蜜蜂螺原体)能引起蜜蜂成年蜂腹胀,行动迟缓,失去飞翔能力,爬出箱外死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养蜂人生 发表于 14-1-13 13: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蜜蜂的细菌性病害
      至今为止,已在蜜蜂上发现了以下几种细菌病,美洲幼虫腐臭病、欧洲幼虫腐臭病、粉介病、蜜蜂败血病、蜜蜂副伤寒病、蜜蜂螺旋菌形体病及蜜蜂立克次氏体病.这7 种细菌病的病原分属引起昆虫病害的所有6 群细菌,其病害的详细内容见各论部分有关章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养蜂人生 发表于 14-1-13 13:4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昆虫病原真菌概述
       真菌缺少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同化色素,是依靠其他生物供给有机物的真核生物,它们大多数从动、植物的遗体中吸收有机物,但也有部分是从活的动、植物中获取有机物的。前者属腐生菌,后者属寄生菌。腐生菌虽然在动、植物死亡的机体上生长,但不属病原菌。
       真菌界分为粘菌类和真菌类两门。真菌门根据生活史,子实体及抱子的形态等分成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等 5 个亚门。前 4 个亚门是根据其有性后代分类的,半知菌的分类标准特殊,为了方便,将缺少有性世代的高等真菌总括成一个亚门的。其中完全缺少有性生殖能力的有之,但因相对接合型以及由于遭遇机会、环境条件不适而有性器官不能形成的也有。随研究的发展,在有性器官查明后,即可根据其性状分配到不同的亚门中去。
        真菌与昆虫相互间的关系十分密切, O. Fassatiova 将与昆虫以各种关系有着生物学联系的真菌分为 3 类:
        1.蚀虫真菌   以某种方式把昆虫作为自己基质的真菌。
        2.昆虫病原真菌     作为原发性寄生物生活于昆虫上,直接引起昆虫疾病和死亡的真菌。
        3.栖虫真菌    只能生长在死虫上的腐生真菌。
        现已知,在真菌的 5 个亚门中都有昆虫的病原菌,而其中的大部分则又是子囊菌的无性世代(表 22 )。目前已描述过的昆虫病真菌的种,根据 C . M .Ignoffo ( 1982 )整理,有 530 余种。
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养蜂人生 发表于 14-1-13 13: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昆虫寄生真菌的生物学特性
       为了解病原真菌对昆虫的致病作用,必须研究真菌与其他昆虫病原物明显不同的生物学特性。
     (一)自然界中的传播条件
      1 .真菌能成为它们所参加的生物群落的成员,并在其中独立繁殖。
      2 .专化性一般不强,寄主范围广,当缺少主要寄主时,能在自然界中保存下来。
      3 .侵染途径多(口、体壁、气孔、节间膜或身体其他通道),以增加感染机会。
      4 .在不利条件下大多能以抱子囊或休眠饱子、菌核、子实体及假菌核等而保存或营腐生生活。
    (二)生物学活性
      1 .能合成和分泌大量的酶,其中与致病有关的为:几丁质酶、蛋白酶、脂酶、淀粉酶等,但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现任何真菌能分泌溶解昆虫体表蜡质层的酶。
       2 .昆虫病原真菌还能分泌一般对昆虫特殊,而对温血动物无毒或低毒的毒素。毒素的形成与营养关系密切,人工培养基培养的真菌所分泌的毒素其效价较活昆虫宿主上病原菌所产生的毒素为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养蜂人生 发表于 14-1-14 13: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养蜂人生 于 2014-1-14 13:31 编辑

昆虫真菌病
      (一)由鞭毛菌亚门真菌引起的疾病
       1. 壶菌纲   雕蚀菌科的雕蚀菌属中发现了40 余种。任何一个种都是水生昆虫的专性痛原菌。宿主是蚊科的幼虫和其他双翅目昆虫(如摇蚊科 Chinonomidae) 的幼虫。这一属真菌的很多种广布子全世界,这些寄生菌对蚊子群体的感染率可以从很低直到95 %。
        雕蚀菌的生活史为(图2-2):接合子侵入蚊子体内,在血腔中发育成不定形的菌丝体,菌丝体无细胞壁无隔膜,一般附着在组织上。2-3 日后,菌丝体形成休眠抱子囊(10一65)μmx ( 18一127)μm,游离于体液中,在体液中成熟,形成两层细胞壁。条件具备时,延纵轴开裂.放出成熟的交配型游动抱子。游动抱子侵入中间宿主微尘虫体内,发育成菌丝体,形成配子,在中间宿主体内或体外形成二鞭性接合子。
       壶菌纲的昆虫寄生菌还有蝇壶菌属的几个种,宿主昆虫有象鼻虫、金龟甲、介壳虫等,以及几种双翅目昆虫。
1.JPG
        2 .卵菌纲链壶菌目的巨型链壶菌对库蚊、伊蚊、按蚊等显示强病原性。其生活史(图 2 -3 )为:游动袍子在感受性幼虫皮肤上于被囊中发芽,从宿主头部第一节等表皮薄弱处侵人血体腔。与侵入有关的酶为蛋白酶、脂质分解酶,无几丁质酶。菌丝在体液中迅速增殖, 2 一3 日后充满整个血体腔,菌丝不侵入组织中。宿主死亡原因可能是真菌引起的生理性饥饿所致。
       感染后期,菌丝分段成为卵形或球型或不定型,其中部分菌丝段分化成抱子囊和生殖细胞,宿主死亡后,在体表形成小囊,在其中分化成成熟的游动抱子。不需中间宿主,抱子可直接侵入,若不存在宿主,游动抱子即在同株内发生有性生殖,造精器和生卵器的内容融合形成卵泡子休眠,待条件适宜,腐生生活。
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养蜂人生 发表于 14-1-14 13: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由接合菌亚门引起的疾病
        1 .虫霉属     虫霉目仅有一个虫霉科,其中包括虫霉属 、耳霉属和团抱霉属的昆虫寄生菌。虫霉属是其中最重要的。属内包含昆虫寄生菌百余种,侵染直翅目、革翅目、脉翅目、同翅日、等翅目、半翅目、缨翅目、鞘翅目、蛇玲目、毛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的某些种。常引起这些昆虫个体群中的流行病。一般地,本属的宿主专化性较强。但球抱虫霉的专化性不强,可引起许多目昆虫的疾病,这个种也是靖、蜘蛛、螟蛤的寄生物。
        虫霉的生活史(图2 一4)为:附着在宿主表皮上的分生孢子发芽,侵人血体腔内开始生长,最初的菌丝为多核的无隔膜菌丝,后形成隔膜并分成菌丝段(虫菌体)。通过分裂和发芽增殖,最后菌丝充满整个体腔。侵染初期宿主无症状,末期则行动迟缓、停止摄食,一般在感染5一8 日后死亡。宿主死亡后,体内的菌丝从表皮薄弱部分突出体外,其先端形成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单核或多核,可从宿主体表弹射出。本属大多数种可以相同的菌丝、虫菌体、形成的H 型的菌丝段、或者以拟酵母细胞及拟肾形突起接合形成厚膜的接合孢子。由于环境条件关系,在无性生殖中,有时菌丝的一部分或菌丝段能缩小成圆形,通过出芽形成有厚膜的拟接合孢子。接合孢子和拟接合孢子抗逆性强,若遇到不良环境则休眠,待环境条件适宜时,即发芽成菌丝。
3.JPG
       2 .团袍霉属     本属已发现的 71 个种均为侵染蝉成虫的专性寄生菌。其生活史为:接近成虫的蜕皮的若虫,在地表附近与休眠孢子接触而被感染。菌丝侵入成虫的腹部,在其中形成菌丝块,不久形成分生孢子(图2 一5 )。病蝉腹部后几节因分生孢子的压力,不断脱落。有利于分生孢子在昆虫种群中扩散。但在成虫体内,一般仅形成球型,表面具网状的休眠孢子,在自然界中能长期保持活性。
        3 .其他    耳霉属的耳霉除对昆虫具寄生性外,对人和马也显示病原性。另外,毛霉目的毛霉是昆虫的潜势病原体。
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风铃 发表于 14-1-14 13: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养蜂人生 发表于 14-1-14 14: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由子级菌引起的疾病
        1 .虫草菌属是核菌纲最大的一个属,包括200多个种,其中大多数是昆虫病原。广布子全世界。侵染半翅目、双翅目、鳞翅目、膜翅目、鞘翅目、直翅目、等翅目等昆虫。一般宿主域狭,但蛹草侵染鳞翅目和鞘翅目的 13 个种。
        虫草属真菌的待征是:在摧病昆虫体内随子座的发育同时形成菌核,子座的大小为1.5一2.5mm 至20一30cm ,在子实体部分排列着带有长型子囊的子囊壳,每个子囊 8 个线状多细胞子囊子(图 2 一6 )。
       虫草菌的生活史为:多细胞子囊抱子分生次级抱子,若附着在适当的宿主表皮上,则稍膨大成圆型,伸出发芽管,钻进血体腔,形成圆筒形的菌丝段。随血淋巴循环于体内,借芽殖反复增殖,1一2日后,体腔被坚硬的菌核占据,遇适当温湿度,即从菌核长出子座。
1.JPG
        2 .复精器虫生菌纲    本纲复精器虫生菌目有3 科150 余属,1500 余种,都是专性寄生菌。其中某些种仅侵染一种昆虫的一种性别。宿主以鞘翅目,特别是步行虫科和隐翅虫科为多,有些觅与非廉目、双翅目、蜻及娱蚁疾病有关。该菌是昆虫寄生菌中少数外部寄生菌。其特点是:稚病昆虫的几了质表皮上形成肉眼难以辨认的黄色至黑色的小刚毛或茸毛束(图2 一7 )。宿主不因被寄生而死亡,若宿主死亡,则菌不能生存。真菌在一定种昆虫体上的位置是不变的,一般分布于腹节、足、头或触角上,似乎与昆虫的习性有关。该菌通过接触传染,子囊袍子发芽后分化成子实体,主要部分称之托,固定在宿主的外皮中,基部形成分枝状或球状的吸器,通过吸器从宿主组织或体液中吸取营养,从托伸出各种形状和大小的附属器,形成造精器和子囊壳,有♀、♂异株或♀、♂同株。
2.JPG
        3 .其他闭囊壳菌纲的球囊菌属与蜜蜂白噩病有关。小房子囊菌纲的多腔菌属的一些种则引起同翅目蚧科的疾病。另外,在介壳虫和粉虱上还发现核菌纲的小玉桃菌、丽赤壳菌、足玉桃菌、亚肉座菌与虫壳菌等属,但是否是寄生菌,证据尚不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养蜂人生 发表于 14-1-14 14: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风铃 发表于 2014-1-14 13: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学习

有帮助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搜索
企业简介|企业新闻|发展历程|联系我们|养蜂基地|员工之家|手机版|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南京老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 苏ICP备09051748号
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论坛客服及时删除。本论坛将乐意接受您的意见,并及时作出修改。
免责声明:本论坛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技术支持:赵峰创意设计中心 老山论坛基于Discuz X3.4+阿里云ECS+云盾构架
GMT+8, 25-8-4 15:0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