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药业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小红

[认识误区] 揭开转基因食品的事实真相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楼主| 小红 发表于 13-12-13 12: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红 于 2013-12-13 12:37 编辑
阿香婆 发表于 2013-12-13 08: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管有没有害,反正我是不想吃,可惜中国规定最严,执行力最差,市场上很少看到有标转基因标食的。


恩,管理不严确实是问题…………


我觉得大家对转基因食品的不信任主要是源于对未知的恐惧,这在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晕轮效应】这种效应会带来非理性的思考,当人们认定某事物是好的,别的与之无关的方面似乎也瞬间开始闪闪发光,如果被认为是不好的,那别的部分也变得面目可憎。

我找到一个资料,有人对此做了个实验。

实验者是康奈尔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他们选取了在Ithaca(康奈尔大学所在的小镇)的一家商店购物的115名顾客,研究者发给每个人两种不同的食品,一种标为“有机食品”,另一种标为“一般食品”。实际上,这两种食品都是有机食品,除了标签不同其他完全相同。然后,研究人员让顾客开始针对“食品味道”、“营养水平”、“卡路里数”、“购买愿意花得钱数”这四个指标进行评估。

实验结果发现人们认为有机食品的卡路里更低,如有机饼干的卡路里比一般饼干要低24%;并且有机食品口味更加纯正,营养更丰富;此外,相对于一般食品,人们愿意多花16%—23%的钱来购买有机食品。

从实验结果看,顾客沉浸在“有机食品”的光环中,认为只要是“有机”就是好的。转基因食品就比较悲剧,它经历着“负面”的晕轮效应,被贴上的“非天然”标签使之不被信任,即使实验数据充分表明它是安全的。

唔……这个在心理学上也有一些说法……

保罗·斯洛维奇(Paul Slovic),一名心理学家,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研究人们对风险的认知模式,他在1979年指出:当面对新出现的科学技术时,实验数据绝对是主观情绪的手下败将

比如,很多人会认为核电站的辐射风险远高于医用X射线。尽管实验数据并不支持这个结论,很多专业人士也认为这是无稽之谈,但是人们对陌生的核电站仍然怀有相当的恐惧情绪。当人们沉浸在某种负面情绪时,就很难对风险和收益进行理性评估,风险正在急速吞噬你的思想,而收益在这一切面前显得如此苍白。

这名心理学家还表示,人们的观点一旦形成,就很难被改变。就算是出现了新的科学证据,想说服反对者也是困难重重。关键在于对科学证据的解读,出发点不同,得出的结论往往会完全相反。曾经有一个研究是关于转基因棉花对环境的影响,比较了转基因棉花和一般棉花对环境的影响,结论是:两种作物对节肢动物有同样的负面影响,同时转基因作物降低了杀虫剂的使用。这个结论一出来,那些反对转基因生物的人却忽略了两者之间的对比,简单得出了转基因作物会对环境造成伤害的结论。

实际上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只有时间了。因为转基因的研究与使用是势不可挡的,与想象的恐惧相比,还是现实的危机更加重要。在转基因时代生下来的孩子,对这个的恐惧感应该会越来越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老山敬德 发表于 13-12-13 16:3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担心食品对人体的影响,但担心转基因作物对病毒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小红 发表于 13-12-13 23: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山敬德 发表于 2013-12-13 07: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认真严谨的资料,多谢,学习了。想向楼主了解油菜和棉花的转基因情况。转基因棉花为什么不流蜜了?流蜜是其 ...

油菜的情况,中国美国欧盟都一样,只能用于原料加工,比如榨油。




棉花:在世界范围内均有种植,且中国自主开发的转基因棉已经在中国市场上把孟山都的挤出去了。


不管是孟山都的转基因棉还是国产的,都是在其基因组中插入了Bt蛋白基因。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基因的一遍遍复制和表达,编码出了Bt蛋白。Bt蛋白对鳞翅目昆虫有特异性伤害,因为鳞翅目昆虫中有其受体,人体中没有,相当于这个信号鳞翅目昆虫能接受,人体不能接受,所以人吃了没事,而鳞翅目昆虫吃了就死了。而且,Bt蛋白含所有人体必需氨基酸,所以对人来说,不仅没毒,还挺营养的。


我确实找到一个2005年的论文,《
转基因棉花中糖类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对棉蚜泌蜜量及蜜露主要成分的影响
》,提到了Bt基因的导入影响了转基因棉花品种中主要糖分的合成,至于这个现象的原因,非常抱歉,我找了很久没找到,不过我已经提问了,如果有回复的话我会再告知的。



但是我认为肯定不是“被作为转基因目标改变了”。
把DNA比作一长条链子,这个链子上有用的部分,也就是能编码蛋白质的部分,叫做基因,如果要插入一段基因,那么这个插入的位点肯定不能在已有基因的地方,那就影响这个物种的正常蛋白质合成了。这是转基因位点必须遵守的规则,而且如果这样转的话,就不是糖分变少,是完全没有糖分。
再者说,尽量不改变原物种的性状特征,只增加抗虫等特异性状,这也是转基因作物的基本原则。


我自己比较倾向于,细胞内多合成了一种蛋白,导致原料或是ATP或是运输通道等,不够用,所以糖分的合成就变少了……这只是我的猜想,如果有更靠谱的回答,我会再回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老山敬德 发表于 13-12-14 07:5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山敬德 于 2013-12-14 07:55 编辑

多谢楼主!Bt蛋白看来主要是针对棉铃虫的,顺便把蚜虫也防了,只是可怜了小蜜蜂,少了一个大蜜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老山敬德 发表于 13-12-14 08: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棉花害虫种类繁多,从播种、出苗、现蕾直至结铃吐絮,整个生育过程当中都有虫害发生,其中以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对棉花的为害尤为严重,全国各个棉区无一幸免。长期以来,人们为了防治它们,连续大量地使用化学农药,频繁地更换农药种类,甚至于使用高毒、剧毒农药。实践证明,这样做的结果,不但没有取得比较理想的防治效果,而且使害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天敌被大量杀伤,棉花害虫几度猖獗,环境被污染,生态遭破坏,棉农、畜禽中毒事件频频发生,甚至于毒死人、死畜、死禽的事情也不断出现。所以至少从近期来看,或者说从高效现实角度讲,转基因棉花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有意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熊维尼 发表于 13-12-14 08: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红 发表于 2013-12-13 23: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油菜的情况,中国美国欧盟都一样,只能用于原料加工,比如榨油。

     楼主提到“Bt蛋白对鳞翅目昆虫有特异性伤害,因为鳞翅目昆虫中有其受体,人体中没有,相当于这个信号鳞翅目昆虫能接受,人体不能接受,所以人吃了没事,而鳞翅目昆虫吃了就死了。”这让我想到如果某种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特异性伤害,即使用用动物实验也无法排除的话,岂不是非常恐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阿香婆 发表于 13-12-14 11:5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熊维尼 发表于 2013-12-14 08: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提到“Bt蛋白对鳞翅目昆虫有特异性伤害,因为鳞翅目昆虫中有其受体,人体中没有,相当于这个信号 ...

同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永远的益哥 发表于 13-12-14 12: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杂交也是转基因的一种方式。目前转基因技术是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截取自然界中的一段目的基因或以其为模版通过PCR复制的基因片段,通过基因载体转移到宿主细胞内使其能够表达目的基因的性状。转基因技术作为一个朝阳技术它存在的利身边比比皆是。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转基因技术那些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的糖尿病人又有谁能用得起胰岛素。人们担心食用转基因食品可能存在的问题在我看来无非就是转基因食品可       能作为基因载体将人体不需要的外来基因转移进人体或者潜移默化的诱导人体基因突变。首先基因必须进入人体细胞才能表达其性状,然而人体并非生化实验室不可能创造那么苛刻的条件,基因以及载体作为大分子物质是不可能随便进出细胞的,就算进去了也不一定能成功表达。至于基因突变在实验室诱导基因突变绝对不是导入另一段基因,在自然条件下基因突变的概率很低很低(环境中导致或诱发突变的因素却很多长时间和高强度的紫外线照射,含有苯环的芳香族化合物,水污染和空气污染,辐射以及长期抑郁的心理状态和不规则的生活习惯都会增大基因突变的概率)。如果有人不幸中枪了,那赶紧去买彩票吧还有记得回帖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小红 发表于 13-12-14 12: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山敬德 发表于 2013-12-14 07: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多谢楼主!Bt蛋白看来主要是针对棉铃虫的,顺便把蚜虫也防了,只是可怜了小蜜蜂,少了一个大蜜源。

没有防蚜虫……蚜虫是半翅目,Bt蛋白针对的是鳞翅目。那个论文的意思是,转基因棉叶子中的糖分变少,蚜虫吃了分泌的蜜露也少了。如果抗蚜虫的话蚜虫就直接吃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小红 发表于 13-12-14 13: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永远的益哥 发表于 2013-12-14 12: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杂交也是转基因的一种方式。目前转基因技术是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截取自然界中的一段目的基因或以其为模版通过 ...

杂交跟转基因两码事。转基因的定义是【从某种生物体基因组中提取所需要的目的基因,或者人工合成指定序列的基因片段,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进行重组,再从重组体中进行数代的人工选育,从而获得具有特定的遗传性状个体的技术】,没错我懂你的意思,杂交确实转了基因,但是“转基因技术”这个名词的定义里面不包括杂交。
胰岛素的例子我没提,因为大家并不需要把转了胰岛素基因的大肠杆菌吃下去,用的是它们的分泌物胰岛素,这个都一样,所以不怕也正常。
人们对转基因的恐惧的理由我觉得甚至没有你想的那么远,可能只是【听上去很高端 谁知道那是什么东西 我才不要吃】这样……至于吃了转基因把自己的基因也给转了,这个我前面说过,“这种事情只有大肠杆菌才会做,我们这种高等的人类是不会做的”“既然吃猪肉没把猪的基因转过来,吃别的也不会的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搜索
企业简介|企业新闻|发展历程|联系我们|养蜂基地|员工之家|手机版|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南京老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 苏ICP备09051748号
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论坛客服及时删除。本论坛将乐意接受您的意见,并及时作出修改。
免责声明:本论坛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技术支持:赵峰创意设计中心 老山论坛基于Discuz X3.4+阿里云ECS+云盾构架
GMT+8, 24-6-29 21: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