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药业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养蜂人生

[蜜蜂养殖] 中国蜜蜂遗传资源志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楼主| 养蜂人生 发表于 13-12-27 12: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3、经济价值和利用情况:
     
黑大蜜蜂是喜马拉雅昆虫区系的代表物种之一,对高山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当气温在12℃以上时,便可见其在花上采蜜。据观察,黑大蜜蜂采访植物达52种,主要采集杜鹃科植物,还采集忍冬科、蔷薇科、菊科、豆科、唇形科及大戟科等植物。      一群黑大蜜蜂一年可猎取蜂蜜20~40kg和一批蜂蜡。中国尚未对其进行驯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养蜂人生 发表于 13-12-27 12: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小蜜蜂
         黑小蜜蜂( Black Little Bee)为蜜蜂属的一个种,学名Apis andreniformis Smith,别名小排蜂。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勐腊及临沧地区的沧源、耿马;国外分布于南亚及东南亚等地。
1、形态特征:
     黑小蜜蜂个体小,体长工蜂7~8mm,蜂王12~14mm,雄蜂10~11mm。
      蜂王体呈黑色,个别腹部第1节背板前缘及第2~3节背板基部呈红褐色;中胸背板呈黑色;体毛稀而短;颜面、触角窝间密被白色短毛。唇基及颅顶均被褐黄色毛。足为黑色,被黑褐色毛。翅脉及翅中部呈暗褐色。
      工蜂体呈栗黑色,个别第1腹节背板端缘及第2节腹节背板基部呈红褐色。触角及中胸背板呈黑色,小盾片端缘圆,呈红褐色。体毛稀少,颜面、触角窝密被白色短毛,唇基及颅顶均被褐黄色毛,胸腹节被白色短毛,腹部第3~6节背板基部被白色毛带。足呈黑色,后足胫节及跗节背面两侧被黑毛,前足基跗节毛密且长。喙长2.4mm,前翅长6.1mm,肘脉指数5.6。
      雄蜂体呈黑色,颚眼距长,最窄处等于触角的第三鞭节长。触角第3~11节呈黄褐色,腹部第4~5节背板点刻深且密。后足胫节内侧的叶状突起较短,约为胫节长的一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养蜂人生 发表于 13-12-27 12: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2、生物学特征:
     
黑小蜜蜂生活在海拔1000m以下的热带地区,多在稀疏的草坡小乔木上露天筑巢,巢脾单一,离地面2.5~3.5m,近圆形,固定在树枝上。巢脾上部肥厚,将树枝包裹其中,为贮蜜区;中部为贮粉区;下部为繁殖区,供蜂王产卵繁育后代。三型蜂巢房分化明显。       黑小蜜蜂护脾性强,工蜂常互相攀缘重叠、结成蜂团,保护巢脾。性凶猛,爱螫人。对温度很敏感,气温升至15℃时开始活动,20℃以上时出勤积极,出勤高峰期在11~17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养蜂人生 发表于 13-12-27 12: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3、经济价值和利用情况:
     
黑小蜜蜂体小、灵活,是砂仁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传粉昆虫。在野外,每群蜂每次可猎取蜂蜜0.5~1kg,每年可采收2~3次。国内尚未对其进行人工驯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养蜂人生 发表于 13-12-27 12: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熊蜂
         熊蜂( Bumble Bee)俗名丸花蜂,属膜翅目(Hymenoptera)、蜜蜂总科(Apoidea)、蜜蜂科( Apidae)、蜜蜂亚科(Apinae)、熊蜂属(Bombus),该属昆虫通称熊蜂。全世界已知约有300余种,除南极洲外,各洲都有分布。广泛分布于寒带、温带,其中温带地区较多。在中国熊蜂约有100多种,分布广,以新疆和东北地区种类最为丰富,南方和西南地区的平原熊蜂很少。
1、形态特征:
     熊蜂体粗壮,多呈黑色。体表密被黑色、黄色或白色、橘红色等各色相间的长软毛,体色鲜艳。口器发达,中唇舌较长,喙长多在9~17mm之间,也有喙较短的个体。胸部密被长而整齐的毛。前翅具3个亚缘室,第1室被一条伪脉斜割,翅痣小。雌性蜂后足胫节宽,表面光滑,端部周围被长毛,形成花粉筐;后足基跗节宽而扁,内表面具整齐排列的毛刷。腹部宽圆,密被长而整齐的毛。雄性外生殖器强几丁质化,生殖节及生殖刺突均呈暗褐色。雌性蜂腹部第4与第5腹板之间有蜡腺,其分泌的蜡是熊蜂筑巢的重要材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养蜂人生 发表于 13-12-27 12: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2、生物学特征:
     
熊蜂的筑巢习性因品种有所不同,有些蜂种利用一些小动物遗弃的土中洞穴筑巢,一些则在地面如鸟巢、干草下或土缝隙中筑巢。巢室由熊蜂蜡腺分泌的蜡片筑成,巢室由十几个到上百个不等,排列不整、大小不一。巢房中放置有采集回来的花粉团,雌蜂在花粉团上产下几个至数十个卵,卵孵化后幼虫就以花粉为食。      熊蜂已分化为蜂王、雄蜂和工蜂三型蜂。大多数种类一年一代,以受精的雌蜂在巢中越冬,次年春暖花开时,越冬的蜂王飞出巢外,寻找适合地点筑巢、采粉、产卵。工蜂羽化以后,立即清理巢房、储备蜂粮、调节巢房温度以及与雌蜂共同照料子蜂。雄蜂出现较晚,专司交配,交配后几天即死亡。熊蜂蜂群由几十只到数百只蜂组成。
123.jpg
      熊蜂采集力强,能适应低温、低光密度的环境。群体内信息交流系统不及蜜蜂发达,能专心地在温室内采集授粉,不会从通气孔飞到温室外的其他蜜源上去。熊蜂能发出很大的声震,使一些声震授粉作物如草莓、茄子、番茄等的花朵释放花粉,是这些植物理想的授粉者。
1234.jpg
12312.JPG
123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养蜂人生 发表于 13-12-27 12: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3、经济价值和利用情况:
     
熊蜂个体大、喙较长、采集力强,飞行距离5km以上,对蜜粉源的利用比其他蜂种强,能采集番茄、辣椒、茄子等一些深冠花朵的蜜粉源植物,且声震授粉效果显著。利用熊蜂耐低温和耐湿性强、趋光性差等特性,在任何季节都可以进行温室蔬菜和作物授粉。目前,熊蜂已可人工饲养,国内已有多家单位开展了熊蜂授粉的科研和推广工作。我国成功应用于授粉的熊蜂种类有小峰熊蜂、密林熊蜂、红光熊蜂、明亮熊蜂和火红熊蜂等。  
123.jpg
1.JPG    
      1.小峰熊蜂(Bombus hypocrita)  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北地区。其群势大、抗逆性强、易于人工饲养、传粉性能优良,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可用于对温室茄果类、瓜果类、草莓等授粉,也可为桃、杏等水果授粉。
      2.密林熊蜂( Bombus patagiatus)    在中国分布广。密林熊蜂喙较长、抗逆性强、群势强大、易于人工饲养,传粉性能优良。可利用的植物范围较广,采访植物包括紫苜蓿、向日葵、红豆草、毛洋槐、山桃、杏、波斯菊、毛樱桃、草木樨等。
      3.红光熊蜂(Bombus ignitus)  在中国分布广,是中国主要研究和应用的熊蜂蜂种之一。红光熊蜂可以在人工巢箱中繁育,非常适合用于蔬菜传粉。采访植物有山桃、毛樱桃、荆条、紫椴、榆叶梅、华北珍珠梅、向日葵、胡枝子等。
      4.明亮熊蜂(Bombus lucorum)  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地区,是中国主要研究和应用的熊蜂蜂种之一。明亮熊蜂多在海拔800~1200m的小溪边、山坡草地和森林边缘地带筑巢。通过人工繁育,可以实现一年多代,主要用于对温室中番茄授粉,提高产量、改善果实品质的效果显著。
      5.火红熊蜂  ( Bombus pyrosoma)    在中国分布广泛。其适应性强、活动周期长,采集的植物种类多达15科49种,是一种理想的植物授粉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养蜂人生 发表于 13-12-28 13: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刺
         无刺蜂( Stingless Bee)别名蚁蜂、小酸蜂、无螫蜂,属于蜜蜂总科(Apoidea)、蜜蜂科( Apidae)、蜜蜂亚科(Apinae)、无刺蜂属(Trigona),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是热带地区植物的传粉昆虫之一。在我国已记录的无刺蜂有10多种,主要分布于云南南部、海南和台湾。
1、形态特征:
      无刺蜂体长3~5mm,少数可达10mm。体呈黑色、体表光滑。头大、多数宽大于长。口器发达,中唇舌长,触角短,复眼内缘稍微弯曲,唇基宽大于长。中胸小盾片侧面观凸出,遮于后胸上。翅长明显大于体长,翅痣小,翅脉退化,无亚缘室。工蜂的后足胫节宽,外缘具长毛,形成花粉筐。基跗节宽扁,内表面具整齐排列的毛刷,适于对花粉的采集。腹部末端无螫针。
1355735745mpoD6aGX.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养蜂人生 发表于 13-12-28 13: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2、生物学特征:
      
蜂王个体大,专职产卵。雄蜂个体较大,交配后不久即死亡。工蜂多达上万只,专司采集花粉、花蜜和哺育后代。无刺蜂营群体生活,能泌蜡筑巢、采集和贮存蜂蜜、花粉。营巢于树洞、墙缝、岩隙,巢门口有一由工蜂分泌的蜡质和采集的树胶筑成的喇叭管,蜂巢由产卵区、贮粉区和贮蜜区三部分组成,育虫的巢房较小,贮蜜和粉的巢房较大,工蜂和雄蜂都能外出采集蜜、粉和树胶。      据匡邦郁等在昆明驯养和观察,黄纹无刺蜂活动的最适宜温度在20℃以上,以25℃以上活动最强;13℃时出现冻僵现象,常在飞行中掉落地上。夏天活动高峰期   为11:30-15:30时。对光十分敏感,如用灯光照射巢门,气温低于10℃以下,也会飞出巢外。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曾从海南岛引进无刺蜂在广州饲养,第二年产生分蜂,说明无刺蜂也可适应亚热带气候。

1355735745mpoD6aGX.jpg
12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养蜂人生 发表于 13-12-28 13:39:59 | 显示全部楼层
3、经济价值和利用情况:
     
黄纹无刺蜂体小、灵活,可以深入花管采蜜,充分为农作物、果树和中药材授粉。一些热带国家已人工饲养并利用无刺蜂为农作物授粉。据在昆明观察,常采访油菜、女贞、玉米及一些瓜果类等20多种植物。利用无刺蜂为砂仁授粉,增产效果十分显著。云南西双版纳人工饲养无刺蜂已成功,今后可以驯养作为专业授粉蜂种,用于农作物授粉。其蜂胶的产量较高,也可开发利用。

12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搜索
企业简介|企业新闻|发展历程|联系我们|养蜂基地|员工之家|手机版|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南京老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 苏ICP备09051748号
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论坛客服及时删除。本论坛将乐意接受您的意见,并及时作出修改。
免责声明:本论坛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技术支持:赵峰创意设计中心 老山论坛基于Discuz X3.4+阿里云ECS+云盾构架
GMT+8, 25-5-5 21: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