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药业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萤火虫

[旅游攻略] 《行走香港》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楼主| 萤火虫 发表于 16-6-15 14: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阿香婆 发表于 16-6-15 08:47
看了楼主的贴子,改变了对香港传闻中的印象!

可能看每一个地方都有一个可爱的角度,一个造就繁华的地方必然有其特别的魅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萤火虫 发表于 16-6-15 14: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地眉 发表于 16-6-15 12:40
“海滩边的果实,好像菠萝,近看又似乎不是” ------------ 露兜树科 露兜树属 露兜树 , 港台叫 “林投” ...

受教了,谢谢
穿梭巴士是免费的,是机场快线到很多酒店的,有一个线路表的,回去拍照给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萤火虫 发表于 16-6-15 14: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朋友陪游香港

早上在咖啡厅遇到的中年胖夫人无比热情地表达对香港的喜爱,艳羡土生土长HongKong girl的运气,虽然我们并不是。
这个城市似乎无法概述,好似昨天喝到的啤酒,度数不高,却意外的有层次丰富的口感,几口下去,就能让人微醺。而当这个城市有了一个心心挂念的朋友,一切就不仅仅只是好奇,还多了一份关切与希望。
朋友带我们去她喜欢的早餐大排档,浓稠的番茄汁空心粉配脆脆面包,讲起曾抬头发现对面拼桌的是钟镇涛的奇遇。吃完饱饱地路过莲香楼,非要我们佯装进去大堂感受一下港式早茶的氛围,好吧,果然老伯比较多,也没什么空位,好像扬州的早茶,我们虚晃一枪,眼睛看饱,跑出来继续去跟她逛闹中取静的香港公园。


早餐居然也有大排档,高楼大厦缝隙间略寒酸的露天桌椅,却很有人情味

公园没有什么游客,免费,市中心,小巧。荷花池边和内地一样聚集着长枪短炮的银发摄影爱好者。袖珍的公园盘山而上,沿路可见热带植物,居然发现果实结在树干上的菠萝蜜。再上几乎到顶,竟然有个观鸟园,进去时好多鸟儿还在树枝上打盹儿,想必它们无需早起找食,果然一会儿就见到工作人员给它们投食来了。鹦鹉的伙食当真好,对半切开的菠萝,猕猴桃,苹果,梨子各式水果插在它们专用的铁钩上,真是丰盛的自助大餐。
转下山,立体袖珍的公园参观完毕,以后就能具体地脑补出朋友午后散步的场景了。

和纽约中央公园的开阔相反,香港公园精致可爱
短暂分别后再见,朋友带我们去的是洋派的啤酒吧。来这里喝酒的大多是老外,下班后晚餐前消磨时光朋友相聚的场所。不过五点,小小吧台里几乎没有空座,大多数人也很习惯地捧着杯冰啤,站着闲聊。头顶密集的管道连接着三十几款啤酒,小黑板上密密麻麻的酒名,胡乱报了个数字,好像赌彩票,拿到手三个人相互品评,不同度数不同回味。原来啤酒也可以是盒子里的巧克力糖,让你有猜不到的惊喜。不知是不是混了酒,两口下去我已经晕到胡乱开心的状态。两轮下来微醺的状态恰恰好。如果不够理智,Bar tender 的体贴关注会让顾客的酒杯时刻装满酒精,还好我们惦记着后面的经典粤菜美食,及时撤退。
图右下角的啤酒酒精度标的12


酒晕晕的,按图索骥,转战经典粤式老菜馆,益新。去过这个菜馆多次的朋友,在谷歌地图的引导下,成功错过路口弄反方向,不过多走的路程刚好醒酒。
酒店里热闹又不吵,感觉都是些常客,点着熟悉的菜式,领班笑容可掬打着招呼。据说几十年资历的老客甚至会有一张自己的菜单,详细记录着客人的口味嗜好,这种特殊待遇不是靠金钱换来的会员制,纯拼二三十年的交情积累。朋友点的菜说起来一点不稀奇,叉烧,琵琶鸭,炒鲜奶和上汤苋菜。
第一道上来的炒鲜奶是从未尝过的菜式,就是蛋白炒成丝配蘑菇加一点蟹黄。滴几滴醋拌一拌,一勺子入口,香滑浓郁,惊艳无比,好想一口口全吃光。第二道是叉烧,金黄卖相就馋人。其实我一直对叉烧印像平平,这次吃过才明白真相。肥肉不腻,瘦肉不柴,甜蜜可口,完全想不到如何做到的。接着上来的是琵琶鸭,鸭皮烤制得金黄,密布诱人的网格纹,咬一口,酥脆喷香,完败南京烤鸭。几道常见菜式,个人完全无法复制,心服口服。最后的甜品红豆沙,口味清淡,里面加的一丝若有若无的陈皮味非常解腻。
每道菜品尝后我们都要惊呼,终于识得粤菜真面目
朋友贴心安排,一路走来,但凡她所体会过的美食或乐趣,必处处提醒,恨不能瞬间共享。有半年未见,自然好多话要说。入夜特别安排了两人独处的时间,跟着她七弯八绕,推开一扇写着乒乓球室的门,径直下楼到地下,原来是个酒吧。吧台背景墙上闪烁着“锻炼身体”的霓虹灯,原来是个乒乓球室改装的酒吧。大概周末出来玩的人多,望去满眼衣着靓丽的金发男女,倒也不太吵,一片欢乐氛围。交谈间听到隔壁桌唱起生日快乐歌,有多少年轻男女在这里放纵他们的青春快乐啊。而我们只要了简单的两杯酒,聊了许久许久。

希望多陪朋友走一段

这是回南京后看的电影里的截图,居然又见锻炼身体四个字,何等巧合
电影叫《已是香港明日》,推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点地眉 发表于 16-6-15 14:56:20 | 显示全部楼层
萤火虫 发表于 16-6-15 14:06
真好,是整个都走?

很少有人十段都走的,有的地方不是每段都有退出路线。后面的段只是看山,个人更喜欢山海兼有
(两天,每天一段,下雨了,第二段难度加大不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阿香婆 发表于 16-6-16 07: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萤火虫 发表于 16-6-15 14:08
可能看每一个地方都有一个可爱的角度,一个造就繁华的地方必然有其特别的魅力

同意楼主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王舒嬿 发表于 16-6-16 21: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萤火虫 发表于 16-6-15 14:14
二 朋友陪游香港

早上在咖啡厅遇到的中年胖夫人无比热情地表达对香港的喜爱,艳羡土生土长HongKong girl ...

锻炼身体

不知你们在那里有没有看到,***电影拍摄地的字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iajia2004 发表于 16-6-17 12:4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一样的香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萤火虫 发表于 16-6-17 13: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自己逛香港

        前前后后我们俩儿在香港的金钟、庙街、皇后大道、赤柱也晃荡了有三四天的时间,揣着八达通卡,开着手机导航,再加上各种不耻下问,算是把清晨的夜晚的中心的远郊的香港刷了一遍。这是个非常有趣的城市。虽然市中心的马路狭窄得只有双向两车道,鳞次栉比的高楼多到窒息。
        我在开头就表明了不喜欢大城市的态度,正是有了这样的预期,反而能耐心观察体会这个城市。岛城,殖民史,一国两制,免税港,这些都给香港留下丰富的遗留。再加上年少时众多港片港剧的熏染,对这种丰富又多了亲切和理解。
       有一晚住在油麻地的红茶馆酒店,居然就在庙街。港片里的庙街似乎总是各路黑帮混混打打杀杀的聚集地。夜里真正逛起来却是一派夫子庙的感觉。简陋的棚子一顶接一顶在街心接龙,占满一条街的,卖的都是十元左右的小商品。街两边的商铺有各种小食、药店、sasa、冰室等等。真正吃货的眼中则只见到各种美食,当时刚从麦理浩径徒步上岸,胃口大好,迫不及待地尝了海皇粥,车仔面,和甜品。最开始找店铺吃东西还费心费力地各种上网搜索,多吃得几回就明白,几乎没有不好吃的店。香港各种文化撞击,美食交流,再加上以广州粤菜为基低的审美基础,做得不好的店老早就被淘汰掉了。我们就亲眼见到相邻的两家粉面店,经营的几乎一样的食物,一家排队二三十人,一家门可罗雀。可见港人口味的挑剔,宁可饿着排队也不肯将就。从此学会一招,小店好不好,看看食客数量,若有人排队就丝毫不用犹豫啦。
         

                                                       庙街的标识旁还插着一面京剧里才见的旗帜,有点武戏的感觉

                                                                                          庙街夜景

                                             
   庙街果然是有庙的,夜景拍出来上半截居然是黑白效果,有点港片氛围

简陋的摊子接连在街中心排开


                                                                                  街边的DVD店,粤剧占据半壁江山

                                                                                     车仔面店主是位美丽的菇凉
      

                                                                牛肉车仔面+郊外油菜,入乡随俗在街边用凳子当桌子

                                                           品尝了招牌甜品,就像冰镇的八宝粥,粉糯饱肚

       各种茶室、粥店、冰室遍布香港,寸土寸金之地,铺面多狭小,我想这也是为何生意稍好就动辄排队的原因。而食客们也都很配合领位的服务员,大桌小桌甚至拼桌,都能宽容接受。短短几天里我们就拼桌过两回,大家素不相识倒也礼貌相待,热闹融洽,颇为有趣。
       这里要特别提及香港的菜单文化。因为当地小店大多是土生土长的港人,能顺利用普通话交流的很少,常常是动作交流为主。到点餐环节常常让我们头晕。不管多小的店,哪怕是露天,哪怕只是冰室,哪怕只是早餐,一张菜单都必定是密密麻麻,前后双面的。对于有选择犹豫蒸的天秤座,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不用说,还有各种粤语里特有的用语。吃了几顿才明白,油器是大概是指油炸的各类,比如油条啊麻团啊的。还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下次解密。为何一个简单的早餐都会有密密麻麻的菜单?我猜,一是作为老板,虽然店面小,可是五脏俱全,这里饮食服务业深度发展,再加上竞争激烈,必须想方设法满足顾客的各种需求;而是最为潜在食客的香港居民构成复杂,游客众多,必然口味杂成,要求众多。我俩儿想明白这个问题后,恍然大悟,这里可算是国际化的美食聚集地啊,很难有能与其媲美之地,必须抓住一切机会好好品尝,尤其是街边小店里的美食。因为价格实惠,而且口味和服务绝不打折扣,另一方面也很有街头市井的亲切感啊。





各种密密麻麻的菜单



让小石迈不开步子的超市啤酒柜   
   
        后来几天我们住在皇后大道,比庙街安静清爽不少,但是各类饮食店铺却很多,我们也不跑远,光是附近就吃到两家需要排队的热门小店,一个是煲仔饭,一个是甜品屋。我想这也不全是我们运气好住到好地方了,还是因为香港的美食太多。周围还有菜场超市,也都是我们消磨的好去处。我们每天都大早起来,先去喝一碗生滚粥,几乎算是最爱了,因为它温润熨帖,最能唤醒歇了一晚的胃。之前我对粥的认识就停留在稀饭这个概念上,最复杂不过皮蛋瘦肉粥和八宝粥了。而小石,更夸张,从内心就嫌弃稀饭。就是这样的两个人,都被一碗生滚粥给降服了,不管是艇仔粥、鱼片粥还是鱼头粥,每样都让我们爱不释口。直到离开香港去赶大早的航班时,还不忘喝上一碗。每次喝一边由衷赞叹,一边几乎绝望地想在南京永远喝不到这样的味道,就愈发珍惜眼前的这一碗。不夸张地说,以前对粥的认识是平面的,生滚粥之后是三维的。像这样在味觉系统被刷新三观的经验还有不少。比如有天在中环一个菜场闲逛,忽然看到一家烧腊店,店家正取下一直刚出炉的烤乳猪下刀开剁,被小石一眼瞧见,叫我看,回忆起前晚享用的叉烧美味,我们果断外卖了一盒,匆匆赶回宾馆,冷气下,就着啤酒,一块猪肉入口,皮酥肉嫩得叫人不好意思啊。

   
皇后大道附近 马路窄窄的
说起皇后大道,有没有听过一首歌《皇后大道东》
歌词:

皇后大道西又皇后大道东
皇后大道东转皇后大道中
皇后大道东上为何无皇宫
皇后大道中人民如潮涌
有个贵族朋友在硬币背后
青春不变名字叫做皇后
。。。。。。。




                                                                                   人生第一碗生滚粥 ,大开眼界
               

                                                                          菜场边的烧腊店,可以外卖,比如烤乳猪

       非常喜欢香港人的口味,不论咸甜,都恰到好处的清淡,保证让你品味到原料的鲜美。这个放在以前我大概是不能理解的,湘菜重口味,小时物质又相对缺乏,口味上喜好隆重的。自己做饭久了,就明白原味的可贵和持久。港式甜品种类繁多,几乎都是我陌生的。也就尝了有限的几样,冰豆花、红豆沙、杏仁莲子露、样样都是清爽润泽,妥帖得很。刚好回来后碰上纪录频道播放纪录片《寻味顺德》,香港美食颇有粤菜渊源,守着三集看完,对美食的认识真是进入全新世界。

                                                                                   要排队才能吃到的杏仁莲子露

要排队才能吃到的招牌煲仔饭 白鳝田鸡煲

面包店价格实惠 3.5港币的蛋挞酥皮好多层

       这些美食的影响并不仅限于味觉,当发现自己在食物方面的局限性之后,就会反思,对大城市的反感是不是也太狭隘呢?一个大城市的形成和存在,一定有复杂的历史成因,也就意味着它不会只是表面的肤浅浮华。物质的丰厚为更多层次的人提供生存空间,多样化的并存一定会来带多彩的文化,这样的地方就一定是有趣的。对旁观者来说,可能无法全盘接受,但是多姿多彩的层面,集中的呈现,一定有其魅力。于是,开始仔仔细细观察,在双层巴士上,叮叮车上,地铁上,看到各种肤色,听到各种语言,见到各种服饰,居然都在匆忙中和谐有序,让人惊讶。那么窄的马路,双层巴士更像庞然巨物,公交司机居然游刃有余,这么多天的街头行走,连最小的碰擦事故都没见过。沿街的店铺林立,菜场、超市、拍档、铁皮屋,挤挤挨挨,却也不见垃圾,井然有序。清早常见中小学生,各种不同校服,不论西式的传统的,都很适合少年的气质,纯洁活泼,衬托得孩子们似乎都要比内地的学生自信生动许多。不过到了周日,也能见到许多放假的菲律宾籍女性在露天聚集,几乎都是来港做菲佣的工人,她们固定周日休息,但在物价昂贵的香港她们月薪不过三四千,最可怜的是,按规定两年才可以回国一次,见到自己的家人孩子。她们大多表情淡淡的,在这个奢华都市里,选择非常有限,哪怕有些还接受过大学教育,也几乎没有上升空间。朋友曾跟我说,觉得香港人太守规矩,不是她培养孩子的理想环境。的确,无论住店、吃饭、购物、出行,都感觉安全有序。也许是各种法律制度完善,人人都习惯于在自己的层级里来来往往,也只有这样才能在空间和资源有限的岛屿上顺利生存吧



                                                        湾仔靠着菜场的一条街,中间是铁皮屋,两边有许多玩具店

                                                                          铁皮屋和露天摊,都是百姓的生计

                                                                       赤柱就完全是度假海滨的感觉


                                                                                      赤柱色彩鲜艳的小摊
                                    
                                          
   

                                                           赤柱有工匠精神的皮具店老板,因为喜欢他的气质买了包包和皮带

小小的土地庙让赤柱一下子本土起来



                                            

                                                                      6.4在维多利亚公园广场上拍到的一树凤凰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萤火虫 发表于 16-6-17 13: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地眉 发表于 16-6-15 12:40
“海滩边的果实,好像菠萝,近看又似乎不是” ------------ 露兜树科 露兜树属 露兜树 , 港台叫 “林投” ...

豆腐花的价格有12,有15,都是港币。啤酒比较贵,一小罐20.

做穿梭巴士是因为要见朋友。你可以直接转地铁到钻石山。网上也有些帖子讲到怎么坐车过去,跟你选择的切入点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萤火虫 发表于 16-6-17 13: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地眉 发表于 16-6-15 12:38
风光不错。天气好真幸福,天蓝水蓝。

“路上见到许多与内陆不同的植物” ------------ 茜草科 玉叶金花 ...

啊,这名字好记,像金枝玉叶啊。谢谢解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搜索
企业简介|企业新闻|发展历程|联系我们|养蜂基地|员工之家|手机版|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南京老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 苏ICP备09051748号
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论坛客服及时删除。本论坛将乐意接受您的意见,并及时作出修改。
免责声明:本论坛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技术支持:赵峰创意设计中心 老山论坛基于Discuz X3.4+阿里云ECS+云盾构架
GMT+8, 25-5-8 15:2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