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药业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82|回复: 4

[人群保健] 9大信号暗示你体内毒素超标,再不排毒就晚了!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昆仑 发表于 15-9-15 10: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1、便秘
【信号】肠道垃圾超标
如果你排便间隔时间多于3天或3天以上,你可能患上了便秘。按照症状不同,便秘可分为习惯性便秘和偶发性便秘两种类型。大肠形成粪便,并控制排便,是人体向外排出毒素的主要通道之一。如果毒存体内,影响脾胃的运行,造成大肠的传导失常,导致肠道不通而发生便秘。
长期便秘,粪便不能及时排出,会产生大量毒素堆积,这些毒素被人体吸收,会继发肠胃不适、口臭、色斑等其他症状,导致人体器官功能减弱,抵抗力下降。
建议
多吃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配合水果、蔬菜等,外加多喝水,以保证肠道健康。

2、肥胖
【信号】高能量食物摄入超标
如果你的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或体重指数[体重(千克)/体表面积(平方米)]大于24,就属于肥胖了。肥胖是一种营养过剩的疾病,如果长期过量食用高脂、高热量食品,体内毒素就会滋生,造成机体失衡,引发肥胖。患者除体弱无力、行动不便、动作时气喘、心悸、怕热多汗或腰痛、下肢关节疼痛等症状外,大多有糖、脂肪、水等物质代谢和内分泌方
建议
合理安排日常饮食,多多参加户外运动。
3、黄褐斑
【信号】慢性酒精超标、口服药物超标
内分泌发生变化、长期口服避孕药、肝脏疾患、肿瘤、慢性酒精中毒、日光照射都是黄褐斑发生的原因。每个人都期望自己有娇好的容颜,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你的脸上出现了黄褐或淡黑色斑片,那一片片呈地图状或蝴蝶状的斑片,使肌肤失去了原有的水嫩光泽。
建议
应及时关注自身健康,如有不适可到医院就医。避孕药等药物最好不要长期服用。
4、痤疮
【信号】高脂肪饮食超标、微量元素缺乏
痤疮是一种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各种毒素在细菌的作用下产生大量有毒物质,随着血液循环危及全身;而当排出受阻时,又会通过皮肤向外渗溢,使皮肤变得粗糙,出现痤疮。此外,微量元素缺乏,精神紧张,高脂肪或高碳水化合物饮食都是痤疮的诱因。所以我们不能只注意“面子”上的功夫,而忽视了体内的“环保”。
建议
适时减缓压力,合理控制饮食。严重时需到医院就诊。
5、口臭
【信号】肺、脾、胃积热或食积不化
口臭是指口内出气臭秽的一种症状,多由肺、脾、胃积热或食积不化所致,这些东西长期淤积在体内排不出去就变成了毒素。贪食辛辣食物或暴饮暴食,疲劳过度,感邪热,虚火郁结,或某些口腔疾病,如口腔溃疡、龋齿以及消化系统疾病都可以引起口气不清爽。
建议
关注消化健康,必要时可食疗或药疗,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喝些养胃粥。

6、皮肤瘙痒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皮肤上的汗腺和皮脂腺能够通过出汗等方式排出其他器官无法解决的毒素。外界的刺激、生活不规律、精神紧张、以及内分泌障碍等使皮肤的这种功能减弱就会引发搔痒。慢性胃炎:是由饮食没有节制,脾胃虚弱、劳逸过度所引起的各种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形成一种毒存体内、气血不通的症状。
7、十二指肠溃疡
【信号】忧思过度、饮食不节
忧思郁怒、肝郁气滞的内生之毒,饮食不节,过饥过饱,过食辛辣等物,嗜烟酒带来的外来之毒都可引起十二指肠溃疡。
建议
不熬夜,辛辣食物、烟酒少沾。
8、肠道易激综合症
指肠道对刺激有过度的反应或有反常现象出现,致使血流滞缓,排毒管道不通畅,多种毒素留存体内。主要特征是腹部不适或腹痛、腹胀、腹泻、便秘。
9、湿疹
【信号】消化系统或肠胃系统垃圾超标、精神紧张
多是由消化系统疾病、肠胃功能紊乱、精神紧张,或是环境中的各种物理、化学物质刺激所引起的皮肤炎症性反应性疾病,它也是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过多的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内造成的。
建议
多喝水,配合食疗、药疗,及时清除体内毒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一帆风顺 发表于 15-9-15 10: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及时排出体内的毒,对于身体来说很重要哦!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一帆风顺 发表于 15-9-15 10: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及时排出体内的毒,对于身体来说很重要哦!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istentorain 发表于 15-9-15 10: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嗯,我就有胃炎呢,劳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王扬 发表于 15-9-26 10: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想身体健康就必须经常排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搜索
企业简介|企业新闻|发展历程|联系我们|养蜂基地|员工之家|手机版|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南京老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 苏ICP备09051748号
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论坛客服及时删除。本论坛将乐意接受您的意见,并及时作出修改。
免责声明:本论坛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技术支持:赵峰创意设计中心 老山论坛基于Discuz X3.4+阿里云ECS+云盾构架
GMT+8, 25-5-5 04:0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