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为何我们失去了信任他人的能力?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张侃表示,信任不仅是个体行为,更是一种社会整体效应。经济进步使物质生活极大丰富,过去简单纯朴的民风发生了变化,人们的思想水平相较于经济发展有一定滞后,这是失信现象和欺骗行为产生的一项重要社会原因。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杨宜音认为,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社会信任主要面临三种由内到外的转变,即从户口所在地内流动到户口所在地外,从计划体制内转移到市场体制,从熟人圈内延伸到熟人圈外。这些传统的信任体制被打破,而新的信任体制还未完全建立起来,造成信任下降,转型期社会信任危机频发,人们对社会信任问题日益关注。
实际上,社会转型不应成为我们否定或抛弃信任的理由。信任对增进个人健康、集体团结、社会和谐都有不可低估的力量。
近日,瑞典隆德大学和斯德哥尔摩大学开展的一项联合研究就发现信任对健康有益。研究人员根据美国社会调查数据,分析受访者的处世方式、经济状况和信任水平等指标,随后将分析结果与美国国民死亡率数据库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排除了性别、受教育程度、收入和社会阶层因素,无法信任他人或生活在信任度较低的环境中都会缩短寿命。相较于信任度高者,大约会缩短10个月的预期寿命。还有不少研究显示,以多疑、寡信为缘由之一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可导致心血管疾病和多种慢性病风险显著增加。
张侃解释,怀疑会使人身心俱疲,更容易感到焦虑和不安,信任他人时不仅减少了冲突摩擦,也会减小心理压力,有助增强安全感,改善情绪。心情平静、愉悦是长寿的重要原因,信任他人则是好心情的必备条件。
和谐社会的良性循环离不开信任。信任不仅有助拓展朋友圈,还有助促进集体团结。现代社会高速发展,越来越依赖细致的分工协作,完成任何一个整体项目都需要合作者间彼此信任。手术台上的患者把自己的性命放心地交给医生,是他们对医护工作者的信任;家长把幼小的孩子送到幼儿园,是他们对教师的信任;儿女把家中的老人送到养老院,是他们对看护者的信任……社会轴承的运转,都离不开信任的支撑,信任越多,社会越和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