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端午佳节情意绵绵 光阴似箭,时光飞逝,转眼间,又是一年端午时,菜场里,艾草、苇叶的淡淡清香味道又唤醒了儿时至今多年不变的记忆。超市里,有豆沙的、蜜枣的、蛋黄的、或咸肉的,各种馅儿料的粽子,琳琅满目,不断冲击着舌尖上的味蕾,可是,我却依然向往儿时,母亲给我们包的白糯米粽子,淡淡的,香香的,让人回味无穷。
端午又称之为端阳,最初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屈原是位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古人为了纪念他,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以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门口挂艾草等习俗来表达对故人的追思。 清晰的记得,小时候每到五月底六月初的样子,正是青黄不接的农忙时,母亲白天收割油菜,插秧,晚上结束农活,趁着天还没完全黑,便拎着竹篮子,找一片芦苇地,采上一篮子,回来洗干净整理好,放大铁锅里滚烫的开水烫上一小会儿,捞出来时候,青青的苇叶,淡淡的清香便扑鼻而来,此时,我和弟弟已经迫不及待,垂涎三尺了。待母亲淘好糯米,再酥一会儿,准备好包粽子用的莎草,看着母亲娴熟用力的一个接着一个,包好那可爱的小角粽子。放锅里煮开一会,再捂上一夜,第二天早上,便能吃上又香又糯的粽子。那时候,因为家里清贫,能吃上白粽子已经算是很幸福的事儿了,至于有馅儿的粽子,实在是太过奢侈。所以至今,我还是喜欢吃那什么也不放的白粽子。简简单单的,什么也不必放,却有很满足的味道和感觉,自然纯朴,无以言说的幸福味道。一年又一年,不知不觉中,我也过了而立之年,每到端午我还是“眼巴巴”的等待着母亲的小角粽子。
时至今日,虽时代变迁,科技迅猛高速发展,改变的是城市里高楼崛起,是不断更新换代的科学技术,是日新月异的人口变迁。不变的却是代代相传,一脉相承的特殊节日,人们总是用不变的方式去祭奠逝去的英烈,去缅怀一去不复返的光阴。
今年的端午即将来临,和往常一样,我们用绵绵的情意,舒畅的心情,积极向上的心态,来过这一天。而不同于以往,我想和爱人一起,学习试着包些粽子,让家人让母亲来品尝这充满爱的味道的粽子。并以此方式来纪念这个充满民族文化气息的节日。
del_by_h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