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本帖最后由 693346375 于 18-6-13 12:17 编辑
端午节放假三天,今年的假期比较凑巧,一来是父亲节,二来是赶上中考,关于屈原的知识点在中考试卷里肯定会出现。
孩子问爸爸:“爸爸,端午节为什么要放假?”爸爸说:“纪念屈原。”孩子问爸爸:“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爸爸说:“纪念屈原。”孩子又问爸爸:“屈原是什么人;当过什么官;做过哪些事;得罪过哪些人?”爸爸说:“还能不能好好吃粽子,蜂蜜都滴下来了。”
看到了没有,发展到这里,大人只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来掩盖自己知识的缺乏。既然中考要考,又要树立在孩子心中的光辉形象,我们今天就来了解端午节的来龙去脉,而不是只知道端午节吃粽子。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楚武王的后代,也算个皇亲国戚。跟“中山靖王之后”一心想匡复汉室的“刘皇叔”差不离,只是前半辈子命比刘备好,不用摆地摊,还当了个官叫“左徒”。左徒是楚国当时特有的官职,至于有多大,编者没查,但既然能跟一国之君在一起开会,肯定是个大官。
故事发生在战国七雄时期,也就是秦灭六国而统一中国之前,当时有“横则秦帝,纵则楚王”一说,秦国想灭掉楚国,但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秦国不干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于是派史上口才最佳的说客“张仪”,采用离间、重金贿赂楚国大臣和“献商于之地六百里与齐国断交”等策略诱骗楚怀王,逐个分化了屈原的“朋友圈”。在奸臣的怂恿下,楚怀王对屈原的坚决抗秦很不来电,再加上屈原属于直肠子的愤青,屈原第一次被贬官流放了。
后来楚怀王发现被张仪骗了,恼羞成怒,重新启用屈原为特使重修齐楚旧好。此时,张仪又故伎重施来到了楚国,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编者严重怀疑楚怀王脑子是不是进水了,而且进的是开水。屈原又一次被流放了。 若干年后,屈原回到都城,正赶上秦王约楚怀王相会用餐,屈原竭力阻拦,而楚怀王的儿子却力主入秦,结果一到秦国,国王就被软禁扣留,三年不到客死异国。堂堂一国之君病死在别人的牢中,这段饭比吃地沟油死得还快还憋屈。
在楚怀王被扣后,顷襄王接位,秦楚断交,但7年后,秦楚联姻以求暂时苟安,屈原在朝廷大骂,并指责当朝宰相对楚怀王的屈辱而死负有责任,宰相联合朝中大臣对屈原进行诬陷诽谤,屈原最后一次被流放。
也正是最后一次流放,秦国名将“白起”率兵攻陷了楚国,屈原心塞,走到汨罗江边,没想通,跳江了,殉了自己的理想。这一天是五月初五,古代人称初始为端,所以这一天也叫 “端五”。
故事讲完了,但有个疑问,历史上因为爱国爱出人命的事迹有很多,为什么屈原能这么有名?关键还是因为屈原有文化,他是个诗人,开辟了一个新的文体格式,叫“楚辞”。楚辞的特色有什么?诗句里爱用“兮”,如: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所以有文化的人很精彩,哪怕是死都比别人更精彩。
“爸爸,屈原跳江时水花压得小吗?”
“以后你给我少看点体育频道,多看看教育频道。”
“爸爸,都说屈原死后老百姓往河里扔粽子,是不想鱼吃屈原的肉身,那么鱼又是怎么剥开这么结实的粽叶的呢?”
“哪来这么多问题?好好吃你的粽子,你还能少粘点蜂蜜,又滴下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