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药业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68|回复: 0

[认识误区] 买保健品注意六大消费陷阱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王扬 发表于 17-12-1 13: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六大“消费陷阱”不可不防

  为了向老年人兜售夸大功效或假冒伪劣的保健食品,有些不良无信的营销公司雇佣推销人员,挖空心思用各种手段“坑老”。专家提醒,购买保健食品,以下常见6大“消费陷阱”不可不防——

  1。包治百病,虚假宣传

  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用来治病。凡是声称灵丹妙药、包治百病、药到病除的,均为虚假、夸大宣传。

  2。免费活动,诱人上当

  有些居心不良的商家会雇佣推销人员,抓住老年人追求健康的心理,以免费体检、免费试用体验、免费旅游参观为噱头去吸引老年人参与。但这类所谓的“体检”等免费活动,到最后都会告诉老年人缺这缺那、什么都得补,并鼓吹吃某些保健食品有各种治疗功效,引诱不明真相的老年人上当。

  3。会议营销,“真人”说法

  有些不良无信的营销公司为了推销利润高昂的保健食品,会以健康讲座、联欢活动、“真人”现身说法等手段,提供免费用餐、购买保健食品赠送礼品等,引诱消费者上当。

  4。上门服务,温情麻痹

  针对部分老年人远离子女,生活孤单寂寞的特点,有些不良无信的营销公司则雇佣人员,通过所谓亲情服务与老年人建立起信任关系,温情麻痹,随后高价推销保健食品,使老年人“无法拒绝”,“心甘情愿”的自掏腰包买其功效夸大的暴利保健食品。

  5。电信诈骗,中奖诱惑

  打着一些“养生”栏目或保健中心工作人员的幌子,以关心回访患者的名义询问其身体情况,忽悠推销保健食品;或是以中奖信息为“诱饵”,诱惑消费者掉入其设计好的保健食品“消费陷阱”。

  6。流动设点,雇托迷惑

  这类保健食品营销公司(人员)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吸引消费者参加其促销活动,再请些托儿制造假象,吹嘘用了其保健食品后身体如何改善,甚至“治好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不用再吃药”,骗一些有慢性基础病的中老年人上当,以为可以用它代替日常治疗。

  防骗

  认准“蓝帽子” 正规渠道买保健食品

  对于有需求的消费人群,购买保健食品如何才能谨防上当受骗?蒋卓勤给出以下6个贴士:

  1。正规渠道购买。消费者应到有合法经营资质的商场、超市、药店购买保健食品,不可随意听信推销。

  2。认准保健食品的“蓝帽子”标识。

  3。通过官网查询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及真伪情况。有两种途径: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数据库查询→保健食品;2)保健食品批准产品信息手机查询系统http://123.127.80.3/

  4。选用适合自己的产品。消费者要认真阅读保健食品标签和说明书,了解其适用人群、功效成分含量和功能范围,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保健食品。

  5。看清保健食品的不适宜人群、用法用量、保质期、储存方法等,不可随意过量。

  6。保健食品不是“药”,不能治疗疾病。只能辅助预防疾病、改善身体功能,因此,不能轻信什么“药到病除”、“包治百病”的虚假宣传。

  维权

  不慎掉“陷阱” 投诉“找对门”

  如果不慎掉进保健食品的“消费陷阱”该怎么办?专家提醒说,这不仅仅是保健食品的产品功效问题,还涉及到诈骗和虚假宣传等违法问题,应根据不同情况向相关部门投诉——

  如发现假冒或不合格保健食品,可以找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记得保留购买的实物包装、票据,记录销售公司名称、地址等相关信息。

  如果所使用的产品宣传“治好了”某些慢性病时,就涉及虚假宣传问题,应当向工商部门投诉,最好有录音、录像等相关证据。

  如果遇到被设圈套购买高价保健食品或引诱汇款的,应保留相关证据,及时报警求助,因为这已涉及到诈骗等违法行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搜索
企业简介|企业新闻|发展历程|联系我们|养蜂基地|员工之家|手机版|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南京老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 苏ICP备09051748号
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论坛客服及时删除。本论坛将乐意接受您的意见,并及时作出修改。
免责声明:本论坛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技术支持:赵峰创意设计中心 老山论坛基于Discuz X3.4+阿里云ECS+云盾构架
GMT+8, 25-5-20 05:1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