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一说科研工作者,你脑海里是不是出现一群穿白大褂的人? 他们躲在荒废的厂房里、山洞里,反正不在人海里, 专心研究着一项项奇特的发明。 好吧,编者只能说你电视剧看多了,那大多数都是骗人的。 如下图这样老山的科研工程师也是存在着的。 老山为什么要有科研部门? 这没啥说的,就两字——刚需! 这是一群受过高等教育,几乎啥都懂的机器猫, 爱加班,却不知道索要加班费的笨猫。 他们研发出一款新的产品至少需要两年, 两年是什么概念? 苹果6当爷爷了,因为孙子8出来了。 产品研发不比手机,大小细节无数, 所以说,科研工程师是个烧脑的工作。 那么长时间,科研工作者都在干啥? 换句话说:科研都是干嘛吃的? 一般来说,你百度科研团队,都会有很风骚的图片, 而真实情况往往是: 头发花白的科研总监带两个脱发的主任, 后面跟了一群头脑风暴的年轻人。 有了这么一个团队,新品开发就可以开始了, 我们来看看他们每天都在搞什么飞机。 有一天,决策层说话了:这是产品未来的方向, 这叫——立项! 科研就开始转了,但光立项还不够,得有可行性评价分析, 分析就得去设计,得设计好几套方案, 方案出来后,就邀集公司所有的部门, 等他们踩着七彩祥云来翻牌子,这叫——方案评审! 哪个方案被选中了,就是个痛并快乐的过程, 为什么要评审? 大家都见过美颜照片, 但见到真人的那一刻,你是否听到了海哭的声音? 所以说,新品开发科研得再完美, 在生产上如果不匹配是没什么用处的, 所以得把设计变成实物造出来感受一下, 怎么造? 买生产线上同型号设备的缩小版, 说白了就像金箍棒,大能顶天,小能入耳, 这世界说大就大,说小就小...... 套娃脸! 大设备在生产上有难度,小设备就能行? 科研人员用一股东方不败的眼神告诉我: 凡事不要过早下定论,我们有颗不愿剧透的心, 他们每天围着设备踱步,记录参数, 感觉不行,推倒重来, 机器运转半天,他们要的不是产品,而是数据。 有困难上,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上, 他们称之为:破坏性试验。 有了数据,就会交给离开电脑就不会沟通的怪人, 他们会统计分析出一套完美的参数设置, 这叫——工艺参数! 电脑和数据终于可以手挽着手, 关上门,造产品去了。 这是一个极其简易的科研过程, 当然过程中还有很多细节和步骤, 其中还包括编者和科研工程师的沟通, 无论说对还是说错,都夸你有脑子, 最后让编者真的觉得脑子是个好东西, 在他们那,好像不曾有...... 喧闹的世界里, 低调和冷静才是最酷, 而我们永远不要低估了一颗不愿剧透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