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大暑逢中伏
宜去湿健脾
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今年大暑节气这天,也正巧是“三伏天”里的“中伏”第一天。今年的“中伏”共计20天,直到8月11日才出“中伏”。而7月22日至8月6日为大暑,刚好都在“中伏”内。
持续高温天气且较为闷热,对人体的生理和心理会带来种种不利影响。赵之珩提示,在此时节要多喝白开水、多吃苦菜,衣服搭配要得当,每天午后最好有半小时的午睡。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指出,大暑节气也是一年中湿气最重的时节,此时养生重点为消暑宁心,去湿健脾。她建议经常吃具有清热、健脾、利湿的食物,如绿豆、冬瓜、黄瓜、胡萝卜、西红柿、山药、鸭肉等;尽量不吃辛辣温燥的食物,少饮酒,不抽烟,少熬夜。
中暑莫小觑
谨防热射病
正值三伏天,易发中暑。中暑处理不当可能延误病情,甚至危及生命。专家提醒,处理中暑应避免误区,出现症状后立即进入密闭空调房,或全身尤其是心脏部位涂抹酒精、敷冰块或浸泡冷水等都不可取。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王威解释,人体散热主要靠皮肤。如果中暑后立即进入空气不流通且温度过低的空调房、全身范围涂抹酒精或敷冰块,或者全身浸泡冷水等,都会导致全身皮肤毛孔剧烈收缩,阻碍毛孔正常排汗散热,反而加重病情,甚至发展成热射病。
专家介绍,热射病是最为严重的中暑临床类型,正常情况下病死率为40%至50%。中暑后应迅速撤离高温环境,迅速降温,可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适当饮用冰冻的淡盐水,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液等解暑药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