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介入神经病学科主任 缪中荣
北京市老年医学研究所原所长 高芳堃
进入老年后,身体和心理都会有所变化和退化,病痛和不适常伴左右,因此,老年人是最关注健康的人群。但我国调查发现,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人群,这就意味着老人们容易被一些谣言或误区蒙蔽。专家提醒,以下最坑老人的10个误区亟需澄清。
误区1:人老不服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介入神经病学科主任缪中荣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不服老主要有两个表现:一是有些老人觉得自己老当益壮,还在进行高强度的爬山、游泳、跑步等体育锻炼,造成肌肉损伤、骨折等;二是退而不休,拼命工作,甚至因工作疲累造成心肌劳损。缪中荣表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会发生诸多退行性变化,肌肉和骨骼功能都在减弱。老年人要理性认识这点,锻炼要量力而行,并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比如散步、太极拳等。退休之后发挥余热本是好事,但若患有慢性病,还是建议彻底退休,安心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
误区2:木耳芹菜能降压
如何降血压是很多老年人关心的问题,但一些说法不太靠谱。缪中荣说,最常听到的是“木耳芹菜能降压”。木耳、芹菜都是很好的蔬菜,但说它俩降压,就有点夸大了。就怕老人轻信这类谣言,而不好好吃降压药,导致血压反复波动,损害大脑、心脏和肾脏。老年朋友一定要牢记,食物不等于药物,得了病必须找专科医生积极治疗,很多慢性病通过服药均能有效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要有长期服药的心理准备,并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上控制食盐和脂肪的摄入。健康饮食、均衡营养有助于增强体质,改善便秘、失眠等问题。
误区3:头疼脑热不得了
生活中,很多老年人对疾病过于敏感,出门担心风太大,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头疼脑热就担心自己得了大病。缪中荣表示,很多时候,老年人并没患病,而是因为过于担心,才感觉不舒服。比如,老人们聚在一起聊天时,喜欢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有的老人听闻他人的犯病症状后,急于对号入座,觉得自己也病了。缪中荣强调,老年人关注身体健康无可厚非,但不要过于敏感,疾病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害怕疾病的心理。人老了,难免头疼脑热、腰酸腿疼,不要因为出现这些症状就吓自己。即使就医后确诊为疾病,也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心态好才有利于康复。
误区4:勤俭节约太会过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很多老年人经历过艰苦岁月,养成了节俭的习惯,但若节俭过度就会有损健康。比如,一些老人舍不得扔剩饭剩菜,只要不发馊就继续吃。殊不知,剩饭剩菜容易滋生细菌,吃坏肚子;有些反复加热的隔夜蔬菜里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可能致癌。每年到了夏天,急诊中常见老人因为吃了剩饭剩菜而上吐下泻,最后住进医院,真是得不偿失。缪中荣建议,剩饭最好在一天内吃完,剩菜则要在5~6个小时内吃完,凉菜、绿叶菜最好当顿吃完;吃剩饭剩菜前,一定要高温加热杀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