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药业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5|回复: 0

[四季养生] 老人髋关节置换术后,越早下地走越好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listentorain 发表于 17-7-19 19: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小丽从外地赶来医院看她奶奶。奶奶70多岁了,因为走路时髋部疼痛在两天前接受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到了医院小丽发现奶奶正在护士的搀扶下练习走路。哎呀,这么大的手术,伤口还没有长好就走路,多痛呀!小丽赶紧跑过去对护士说让奶奶回到床上躺下,等恢复得差不多了再下地。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关节与骨病外科主任医师史占军表示,老人做完手术后不但要活动,还要早些下地走路,这是康复程序的一部分,必须这样做。

髋关节置换后为何要病人早下地走路呢?

史占军解释,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不是单纯身体的恢复,更需要预防并发症。大手术给病人体力带来很大消耗,病人需要卧床休息以恢复体力,但卧床太久会产生褥疮、肺炎、诱发心脏病,一旦出现这些并发症则严重影响整体的康复。另外,缺乏运动时肢体血流会减慢,血流缓慢的时候血管内的血液容易发生凝固,造成血管栓塞,堵塞血管的栓子如果脱落,顺着血液流到心脏进一步流到肺脏则会堵住肺脏的大血管,危及患者生命。所以手术后要早些下地运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手术结束后越早恢复运动越好,但由于伤口一般放有将伤口内的淤血引流出来的管子,在引流管拔出之前不方便下地行走,所以手术当天一般只能在床上做被动的运动,如按摩下肢,这样可以促进下肢血流加快,预防血管的栓塞。他称,其实手术后第一天就可以把引流管拔除,拔除引流管后就应该下地练习行走了。年龄太大的病人,比如90岁以上的老人做了手术是不是可以酌情考虑晚几天下地呢?恰恰相反,年龄越大越容易出现手术后卧床并发症,就越应该早下地行走。

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选择何种运动较好?

史占军表示,这个没有统一的意见。应该因地制宜,但有统一的原则,那就是运动量由小到大,逐渐增加。

比如手术当天可以帮患者按摩下肢的肌肉和关节,术后第一天上午可以增加床上运动,让患者自己练习在床上屈伸下肢关节,主动抬高下肢,下午就可以练习下床站立,如果病人体力允许,除了站立之外还要增加逐渐练习行走。术后第二天开始逐渐增加练习行走的次数和行走距离,术后5-7天就要开始练习上下楼梯、登自行车等运动,增加运动的协调性。术后两周,如果病人体力较好,在能站稳不摔倒的情况下可以逐渐放弃助行器练习行走。

所以,患者术后选择何种运动,要根据患者本身的情况及医院的条件来定,注意循序渐进,运动量由小到大,注意不要摔倒,上下床时预防关节脱位。为了预防并发症和增加康复速度,髋关节关节置换术后的病人应该能走的时候不要站,能站的时候不要坐,能坐的时候不要躺。

史占军提醒,如果运动后感觉伤口疼痛加重或者夜间疲劳感很重,说明运动量过大,需要适当减少运动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搜索
企业简介|企业新闻|发展历程|联系我们|养蜂基地|员工之家|手机版|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南京老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 苏ICP备09051748号
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论坛客服及时删除。本论坛将乐意接受您的意见,并及时作出修改。
免责声明:本论坛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技术支持:赵峰创意设计中心 老山论坛基于Discuz X3.4+阿里云ECS+云盾构架
GMT+8, 25-5-5 13:3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