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本帖最后由 小蜜蜂 于 17-6-1 15:26 编辑
在中国之前,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是原来的世界三大打火机生产基地。 温州打火机行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温州人头脑灵活,吃苦耐劳,有闯劲和干劲,在政府部门的引导和企业的奋力拼搏下,短短十余年就将一个小产业发展壮大,这是我们中国的骄傲。
到上世纪末,温州已拥有4000余家打火机企业,占据了全球80%金属打火机和中国打火机98%的市场份额。
在温州打火机的冲击下,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的打火机厂商有80%被迫关门倒闭,其中日本由全球最大的打火机生产国变成最大的进口国。当时温州服装、皮革、眼镜、打火机被称为四大支柱产业。
但是,2010年,温州打火机企业的数量已经由鼎盛时期的4000多家锐减到138家。而今天,还不到100家,其中大部分都在苦苦支撑。 温州打火机迅速的由盛转衰了,这个事实令人叹息。
一个在国际市场如日中天的产业到了今天陨落的程度,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是什么原因让这个迅猛发展的行业变得如此艰难? 可以说和标准息息相关。 随着温州打火机行业的蓬勃发展,早在1993年,美国就率先提出了CR法案(Child Resistant Act),即以保护儿童安全为由而制定标准,要求在2美元以下的打火机安装防止儿童开启的安全锁。显然,该法规的出台意在打击当时充斥于美国市场的廉价中、日、韩气体打火机,保护美国国内打火机生产商的利益。因缺乏相应技术水平,这个法规的实施最终导致中国打火机大规模退出美国市场。
在温州打火机行业最为辉煌的2001年,欧盟也根据成员国国内打火机制造商提出的要求提出了同样的法案(Child Resistance Law,即儿童安全法规),直接针对温州出口的打火机。
该法案要求对在欧洲市场销售的价格在2欧元以下的打火机必须安装防止儿童开启的安全锁。该法案一旦被通过,受法案“安全标准”限制,温州打火机将因制造成本大增面临退出欧洲市场的危险。而当时欧洲65%的打火机都是依靠进口,这当中绝大多数来自于温州。这就对温州打火机产业形成了直接冲击。 虽然中国进行了抗争,但2006年,欧盟还是投票通过了这一法案,将温州大部分打火机都排除在欧盟国家海关之外。 紧随其后,日本也提出要推CR法案,温州打火机再一次遭受重创——原本,美国和欧盟相继提出CR法案后,日本成为温州打火机最后的出口阵地,对日出口的打火机可以占到温州打火机出口总量的六成以上。但2010年底,日本CR法案还是正式实施。
就这样,几次三番遭遇到这些标准方面的贸易壁垒后,温州打火机企业数量大幅度减少。
如今可以说,打火机行业早已从温州最红火、最风光的产业,跌到最夕阳、最挣扎的产业了。
这个堪称悲哀、悲壮、悲凉的例子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标准是国际经济竞争、技术竞争的工具。国际间产品标准的制订后面,不仅仅是企业,而是一个产业或国家的利益。
国外在人力、成本、工人的勤劳等各方面比不上我们中国,却在这个竞争中傲然胜利。究其原因,是他们率先提出了标准,而我们没有跟上或者很难跟上。这个标准的竞争方法说好听点是提高产业门槛,难听点是技术性贸易壁垒。他们提出的这些方案、标准,表面上以安全为目的、实质上却是建立在产品价格基础上的竞争手段,而且超有效的维护了本国的利益。
由此可见标准的重要性,标准可以决定一个产业的兴衰。前车之鉴,愿我们牢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