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40年来的新品种
20世纪60~80年代从研究灵芝(克anodermalucidum)的人工培育与应用起,展开了药用真菌的一个明显发展阶段,此期内全国许多省、市都进行药用真菌的研究,新开发已入药的有麦角(Clavicepspurpurea)(Fr.)Tul、猴头(Hericiumerinaceus)、云芝(Coriolusversicolor)、蜜环菌(Armillariamellea)、亮菌(Armillariellatabescens)、安络小皮伞菌(Marasmiusandrosaceus)等近10种,大多数进行发酵生产,其中以对猴头的固体发酵与冬虫夏草(Cordy-cepssinensis)的液体发酵研究较广泛,此期间还对银耳(Tremellafuciformis)、猴头等进行子实体人工培育研究。近40年来药用真菌研究开发的品种几乎与历史上1 900余年来累积的传统品种数量相近,迄今为止据不精确统计,我国正式入药应用的药用真菌总数仅50种左右,常用的还不到30种,被收录于药典的仅6种(如将有丰富营养或保健价值的品种合计在内约有40~50种)。大体上可分几种情况:
(1)、传统品种:由公元1世纪至20世纪60年代前开发并延用至今的品种,如灵芝、银耳、茯苓、虫草等。(以虫草为例,野生虫草好的已达500多元1克)
(2)、近代品种:由20世纪60~80年代中期所开发,经各省卫生、药政部门批准的品种,如猴头、安络小皮伞、亮菌、蜜环菌等。
(3)、现代品种:20世纪80年代后期即由“新药审批办法”颁发起至90年代末所开发的品种,由国家卫生部批准药用,如虫草(金水宝等)、槐耳等。(这些品种,都是人工栽培的)
(4)、其他品种:已研究证实有药用价值待批准药的品种如裂褶菌(Schizophyllumcommune)、蛹虫草(Cordycepsmilitaris)、金耳(Tremellaaurantialba)等。菌物界(Mycosystema)认为有150万种,其中有细菌,粘菌,真菌,已被描述的约20万种,其中真菌门(Eumycota)占相当多数,如按估计为40万种计算,已开发入药的种类仅占0.1%~0.01%,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发潜力十分巨大。以中国已知的大型高等真菌约8000多种,其中包括食用菌、药用菌和毒菌。我国各科技机构、大学也证明约2000种有药用价值,这才是我国药物开发的真正“蓝海”。只是我国科技的条块分割和我国药物研制政策的不合理才造成今天我国大量药用真菌没有上国家药典。就是我国的植物药已知约1万种左右,但也只有两三百种上药典了。这是中国法律的悲哀,更是中国百姓生命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