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药业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21|回复: 1

[其他] 蜜蜂文化7——养蜂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三木目 发表于 13-9-24 1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本帖最后由 三木目 于 2013-9-25 14:21 编辑

蜜蜂文化——养蜂
2400多年前春秋时期范蠡《致富奇书》记载蜂箱有了“继箱”。
2200多年前战国时期《山海经·中山经·中次六经》是现存最早的养蜂文献。
1700多年前东汉时期皇甫谧(215-283)《高士传》中的姜岐堪称中国第一位养蜂家
1700多年前西晋张华《博物志》记述了用木桶涂蜜蜡招引分蜂的方法。
1500多年前郑缉之(420479)《永嘉地记》反映招引分蜂已成为普遍之法。
1200多年前唐代伊世珍《琅环记》中记述反映了家庭养蜂的发达。
1100多年前唐末韩鄂(910)《四时纂要》首次在历书中记载蜂事。
1000多年前北宋王禹偁(954—1001)《小畜集·记蜂》记载了分蜂、取蜜方法。
900多年前苏东坡(1037-1101)《收蜂诗》记述了收蜂方法。
900多年前宋代陆佃(1042—1102)《埤雅·蜂》描写了试飞、采花、酿蜜、王台种类
800多年前宋代罗愿(11361184)《尔雅翼·蜜蜂》记载了中蜂形态、工蜂采粉、天敌、分类。
800多年前宋代陆游(1125-1210)《老学学笔记》记载可以生产单一花蜜
600多年前元代是中蜂饲养的兴盛时期,有了专业蜂场,采用土窝、砖砌、荆条、独木等多种蜂箱,四季管理,首创人工分蜂割蜜、防蛰、增产之法。文献有戴表元(1244-1310)《义蜂行》、王磐序《农桑辑要》(1273)、王禎《农书·农桑通诀集之五·畜养篇第十四·养蜜蜂类》、鲁明善《农桑衣食撮要》(1314)、刘基养蜂传世佳作《郁离子·灵邱丈人》(1365)。
600多年前明代陈敬则《明兴记》记载与明太祖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者为养蜂人。
400多年前李时珍(1518—1593年)《本草纲目》、300多年前明代徐元启《农政全书·收养·六畜·蜜蜂》(1639)、宋应星(公元1587—1666年)《天工开物》都记述了养蜂之法,方以智(1611—1671年)《物理小识》记述了蜂箱立体排列法。300多年前明代大量地方志记载了明代养蜂况:《黑龙江饶河县志》、《丹徒县志》、《江宁府志》、《松江府志》、《处州府志》等等。
100多年前的清代:养蜂技术、蜜蜂生物学进一步发展,总结出了收蜂最佳季节、逃亡征兆,加深了对三型蜂的认识,改良了蜂箱专业户、专业蜂场增多。主要文献有陈扶摇《花镜·蜜蜂》(1688)、蒲松龄《农桑经·蜜蜂》(1705)、鄂尔泰《(钦定)授时通考》(1742)、陈梦雷原编蒋廷锡重修《古今图书集成》(1756)、张宗法《三农记·蜜蜂》(1760)、第一部养蜂专著郝懿行(1819)《蜂衙小记》。另有大量地方志《陕西通志》(1735)、《盛京通志·物产》(1736)、《热河志·物产五·蜂》(1781)、《宁都直隶州》(1824)、《呼兰县志》等等。
清朝末年全国养蜂20万群。
当代全国养蜂800多万群。
朱德1960年题词:蜜蜂是一宝,加强科学研究和普及养蜂,可以大大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获得多种收益。
朱德题词.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养蜂人生 发表于 13-9-26 10: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蜜蜂与人类一同进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搜索
企业简介|企业新闻|发展历程|联系我们|养蜂基地|员工之家|手机版|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南京老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 苏ICP备09051748号
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论坛客服及时删除。本论坛将乐意接受您的意见,并及时作出修改。
免责声明:本论坛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技术支持:赵峰创意设计中心 老山论坛基于Discuz X3.4+阿里云ECS+云盾构架
GMT+8, 25-7-20 10:2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