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药业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3|回复: 3

[其他] 为追房价,输掉健康——中国式努力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693346375 发表于 16-10-9 20: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本帖最后由 693346375 于 16-10-9 20:03 编辑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似乎都不再追求于诗歌词赋,不再热衷于音乐体育,我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赚钱与柴米油盐上,但是这些仅仅是一些表象,其深层的根源是我们的焦虑问题。
    中国年轻人在就业的压力、工作的重担、生存的挣扎下,往往是在用命换钱,但是透支健康的后果,却是难以用钱换命的。
1、就业压力日益增大
    中国年轻人的就业问题开始变得越来越严重,而这则是因为毕业分配制度的取消。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等院校的大量扩招,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毕业分配制度就已经取消了。取消的毕业分配制度,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形成了每年都是史上最难就业年,毕业生找工作一年比一年难。就业压力成为了焦虑的第一道门槛。
2、工作负担的快速增加
    曾几何时,八小时工作制是中国大多数人都公认的工作方式,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八小时工作制正在成为一种笑话,无工资加班在大多数单位都已成为了公开的秘密,加班越来越多,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甚至不少企业都提出了996工作制(早上九点到晚上九点,一周工作6天),加班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新常态。越来越繁重的工作负担成为了中国人焦虑的第二道门槛。
3、房价与生活成本的高速攀升
    如果说就业难、工作累仅仅是拦在我们面前的两条河的话,那么高房价和高生活成本正在成为压在中国人肩头的两座大山,近年来,各地房地产的价格突飞猛进,房价的高企直接带来的就是生存压力的陡然上升,因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房价意味着较高的居住成本,但是在中国买房是丈母娘需求,是无可争议的刚需,而孩子上学的学区房更是无法避免的问题,于是无论是刚需房还是学区房,或者改善住房,巨额的房贷压力成为了我们头上挥之不去的阴云。再加上物价水平的上升,工资水平的徘徊不前,生存正在成为大多数人肩头的重担,最终生活的压力成为了中国人焦虑的第三道门槛。
    在以上三道门槛面前,我们的生活开始变得更加艰难,原先我们的工资甚至不一定能够支撑起我们的负担,于是我观察到大量的朋友开始在工作之外有了第二份的工作,有的是下班去当滴滴专车的司机,有的是去淘宝、微信卖货当店主,问及为什么要去这么做的时候?得到的答案往往是生活焦虑,生存压力大,所以不得不兼职。
    可以说,焦虑与负担正在成为压迫在我们心理和肉体上的两座大山,让我们不得不背负起他们,缓缓地前行着。
    日益加深的焦虑与日益糟糕的健康
    诚然,我们的教育一直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确,我们大多数人都是非常努力并且勤奋的,天道酬勤可谓是我们的至理名言,但是努力和勤奋是有限度的。如果说焦虑与负担是较为固定的话,随着每个人的努力、能力的提升这份压力会有所降低,但是不幸的是我们面对的现实却是负担不轻,与此同时,负担的加重速度远超了我们的成长速度。
    不可否认我们在重压面前是很多人是在用命换钱,但透支健康的后果,却是根本难以用钱换命的。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而一个人的健康是有一个标准的工作时间,没有人可以高强度的强负荷工作,一旦超过了自身的健康调节极限的话,工作必然会成为迫害健康的力量。然而不幸的是,越来越大的压力,越来越忙的工作,让我们运动得越来越少,摄入的垃圾食品越来越多,当今的都市白领有多少处于亚健康状态,其实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亚健康也许短时间内不是什么问题,长时间那就不仅仅是亚健康了,而是没有健康了。越来越多的癌症案例,经常可见的过劳死事件,都在反复提醒我们,健康也许是我们最容易一去不回头的东西。
    我们必须要面对的现实是:房价可能很难追得上,无形中却输掉了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693346375 发表于 16-10-9 20: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朗化的道理,无奈的现实,选入微信题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阿香婆 发表于 16-10-10 08: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房子还是要有滴,否则住那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最爱花 发表于 16-10-10 09: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时代没有这样烦恼,但是那个时候一套小房子能挤一大家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搜索
企业简介|企业新闻|发展历程|联系我们|养蜂基地|员工之家|手机版|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南京老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 苏ICP备09051748号
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论坛客服及时删除。本论坛将乐意接受您的意见,并及时作出修改。
免责声明:本论坛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技术支持:赵峰创意设计中心 老山论坛基于Discuz X3.4+阿里云ECS+云盾构架
GMT+8, 25-8-30 01:0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