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药业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378|回复: 104

[植物] 老山野生药用植物44(上一个新品种,领一个精致的奖品噢!)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老山敬德 发表于 13-8-2 16: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本帖最后由 阿香婆 于 2014-1-20 08:08 编辑

1、唇形科Salvia japonica鼠尾草,尔雅名勤,,吴普本草名山陵翘,根、全草入药,苦、辛,平。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肿,止血。用于跌打损伤,风湿骨痛,水肿,带下病,痛经,产后流血过多,瘰疬,肝炎,丝虫病,颜面神经麻痹,神经痛,乳痈,疔肿。 唇形科Salvia japonica鼠尾草DSC_1164.JPG

唇形科Salvia japonica鼠尾草DSC_116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山敬德 发表于 13-8-2 16: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2、唇形科Perilla frutescens紫苏,尔雅名苏,桂荏,名医别录名白苏,
唇形科Perilla frutescens紫苏DSC_1178.JPG
入药部分以茎叶及子实为主,叶为发汗、镇咳、芳香性健胃利尿剂,有镇痛、镇静、解毒作用,治感冒,因鱼蟹中毒之腹痛呕吐者有卓效;梗有平气安胎之功;子能镇咳、祛痰、平喘、发散精神之沉闷。叶又供食用,和肉类煮熟可增加后者的香味。种子榨出的油,名苏子油,供食用,又有防腐作用。
唇形科Perilla frutescens紫苏DSC_1179.JPG
以前常把叶两面紫色或面青背紫的称为紫苏,而全青的称为白苏,其实野外常有混生过渡,所以现在取消了这种分法,统称为紫苏,以上二张就是老山在一起生长的紫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山敬德 发表于 13-8-2 17: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3、菊科Carpesium cernuum烟管头草,
菊科Carpesium cernuum烟管头草DSC_1165.JPG
和天明精同属,全草同挖耳草药用。
菊科Carpesium cernuum烟管头草DSC_1166.JPG
全草(挖耳草):苦、辛,凉。有小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感冒发热,咽喉痛,牙痛,泄泻,小便淋痛,瘰疬,疮疖肿毒,乳痈,痄腮,毒蛇咬伤。 (挖耳草根):苦,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牙痛,阴挺,泄泻,喉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山敬德 发表于 13-8-2 19:28:51 | 显示全部楼层
4、睡莲科Euryale ferox芡实,别名鸡头果,
睡莲科Euryale ferox芡实LEE_0010.JPG
幼叶背面
睡莲科Euryale ferox芡实LEE_0029.JPG
种仁(芡实):甘、涩,平。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用于梦遗、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山敬德 发表于 13-8-2 19:40:46 | 显示全部楼层
5、泽泻科Sagittaria trifolia var. trifolia野慈姑,
泽泻科Sagittaria trifolia野慈姑LEE_0012.JPG

泽泻科Sagittaria trifolia野慈姑LEE_0014.JPG
球茎可食,入药,苦甘,微寒,无毒。行血通淋。治产后血闷,胎衣不下,淋病,咳嗽痰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熊维尼 发表于 13-8-2 19: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茨菇属泽泻科、白苏是比较多见。听公司的老山人谈起过以前上山采各种草药的事情,感觉老山真是座宝山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npdl 发表于 13-8-2 20: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山敬德 发表于 2013-8-2 16:39
2、唇形科Perilla frutescens紫苏,尔雅名苏,桂荏,名医别录名白苏,

入药部分以茎叶及子实为主,叶为发 ...

在紫金山常见一种与白苏极其相似的唇型科植物,但气味没紫苏好闻,叶上绒毛较多,不知是什么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山敬德 发表于 13-8-2 20: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唇形科种类很多,要有图片就好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山敬德 发表于 13-8-2 2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山敬德 于 2013-8-3 22:33 编辑

6、大戟科Euphorbia hypericifolia通奶草,
大戟科Euphorbia hypericifolia通奶草LEE_0019.JPG
全草入药,通奶,故名。全草:辛、微苦,平。清热解毒,散血止血,利水,通奶。用于水肿,乳汁不通,泄泻,痢疾,皮炎,湿疹,脓疱疮,烧、烫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山敬德 发表于 13-8-3 22: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7、蔷薇科Agrimonia pilosa var. nepalensis黄龙尾(变种)
蔷薇科Agrimonia pilosa var. nepalensis黄龙尾(变种)R0043029.JPG
和龙芽草原变种一并入药,地上部分(仙鹤草):涩、辛,平。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用于吐血,咳血,尿血,便血,劳伤。芽(鹤草芽):苦、涩,平。驱虫。用于绦虫病。
蔷薇科Agrimonia pilosa var. nepalensis黄龙尾(变种)R004303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搜索
企业简介|企业新闻|发展历程|联系我们|养蜂基地|员工之家|手机版|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南京老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 苏ICP备09051748号
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论坛客服及时删除。本论坛将乐意接受您的意见,并及时作出修改。
免责声明:本论坛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技术支持:赵峰创意设计中心 老山论坛基于Discuz X3.4+阿里云ECS+云盾构架
GMT+8, 25-5-8 00:4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