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碧玉龙 于 18-1-17 19:08 编辑
2005年前后,丁亮老师在一次外出游玩中路过宝华山,觉得此山气质不错。次年春天他叫上好友陆曦前往采集,“就在快要经过第一座桥时,我听见陆曦大喊‘剑凤蝶!’我想都没有多想一网子抄了下来”,听着丁亮老师描述当时发现金斑剑凤蝶的情景,自己眼前仿佛也浮现出了画面。当年,丁亮和陆曦就发现了金斑剑凤蝶的寄主之一——江浙山胡椒Lindera chienii(根据他们提供的图片,老山敬德老师鉴定应为红脉钓樟Lindera rubronervia ),并完成了幼期的记录。 我开始观察金斑剑凤蝶是在2014年春天,就像前面描述的一样,我第一次在发生季上宝华就看见了十余只剑凤蝶不得不说这是一种缘分,之后的两年,每年春天桃花绽放时我都会和朋友赶往宝华山追踪观赏这种蝴蝶。 从这两年的观察记录来看,金斑剑凤蝶的发生期在3月20日前后至4月10日前后。当山下桃花初绽放时,雄蝶就开始发生,因为山上山下气温差异,桃花绽放的时间也有先后,发生早期只有山下桃花绽放,此时雄蝶通常也聚集在山下桃树附近。在宝华南坡我们发现了一片废弃的桃园,这里简直成为了金斑剑凤蝶的天堂,在发生期可以见到数只雄蝶来回在桃园上空追逐巡飞,雄蝶有领地意识,会驱赶飞入领地的其他蝴蝶,时常能见到两只剑凤蝶互相追逐着直插云霄,然后又急速坠下,失败的那一方只能灰溜溜的逃走,胜利者继续在桃园上空巡飞,我们猜想能够占据位置足够显眼,树冠足够大,花朵足够多桃树的雄蝶一定具有非常强壮的体魄,而这样的雄蝶更可能受到雌蝶的青睐,“桃花领主”实至名归!
在已知的7种剑凤蝶中除了金斑剑凤蝶其他的剑凤蝶都观察到了集群吸水的现象,我时常思考,金斑剑凤蝶是否只访桃花,而不去吸水。答案终于在今年春季被揭开,先后有多人拍摄到了雄性金斑剑凤蝶在潮湿泥沙地上吸水的场景,同时我也观察到了金斑剑凤蝶除了主要蜜源——桃花外,还访油菜、萝卜、白鹃梅、山樱花、山莓等。
雌蝶发生期通常较雄蝶要晚,尽管是雌雄同型,但雌蝶体型较雄蝶明显偏大,翅面颜色更加偏黄,尾突的白色末梢明显向外倾斜,飞行时更加缓慢稳定,如果能拍到清晰的照片可以通过有无性标来区分雌雄。
与雄蝶一样雌蝶也是忠实的桃花追逐者,在宝华的盘山公路上时常能看见一些桃树,几乎每年都能看见雌蝶在上面访花,与雄蝶不同的是,雌蝶通常不会逗留太久,只是为了食物路过而已。
雌蝶产卵我只观测到了两次,而这两次产卵都是雌蝶访完桃花后径直飞向附近不远处的寄主,产下一两颗后遍匆匆离去,卵通常产在树顶嫩芽背面,而寄主又通常长在密林中,所以大多数情况也只能望卵兴叹。根据我们多人的记录该蝶的寄主主要是山胡椒属:红脉钓樟Lindera rubronervia Gamble。而这种植物的分布(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又基本与我们已知的金斑剑凤蝶分布(江苏宁镇山脉、江西梅岭、安徽清凉峰、浙江天目山、陕西太白山、河南鸡公山、四川峨眉山、湖北、福建)吻合。存在部分不吻合的地区,很有可能是因为金斑剑凤蝶还有其他寄主,或者是那些地区还没有记录到这种植物。替代寄主的选择就要丰富的多,樟科的多种植物(比如樟树)应该都可以,但在野生环境下雌蝶通常不会选择这些植物产卵。 在宝华山寄主密度极大,所以凭空找卵的方法完全行不通,我曾经和朋友多次在雌蝶经常活动的区域,将树枝锯下来一片一片叶子寻找卵,只能无功而返。终于,在其他蝴蝶中摸索尝试总结的套蛋法派上了用场,根据套取碧凤蝶、黎氏青凤蝶卵成功的经验,我几乎没有花太多心思就获得了不少金斑剑凤蝶卵。我将大部分卵都赠送给朋友饲养,自己仅留了一些观察记录。 卵
根据饲养经验来看L1幼虫黑色会在嫩叶中部挖孔取食,至末期幼虫体色转黄。
L2开始幼虫转黄,喜在阴暗的叶背进食
L3
L4幼虫变为最纯正的金黄色,但几天后,颜色转绿
L5龄期最长,幼虫由蓝绿色转为深绿色。
预蛹
蛹淡绿色,密布墨绿色小点,有黑褐色斑点,可与近缘种——铁木剑凤蝶区分。蛹期在野外尚且没有观察到,因寄主为落叶乔木,幼虫极有可能在近地面常绿植物叶背化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