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本帖最后由 知梅的懂梅的美 于 16-3-31 11:03 编辑
又是一年清明节。10年前的这篇文章,年复一年地看,再也没有继续向下续写,而思念依然延续,爸,今年,我们带着天天,回家看您,希望您在天国一切安好……………… - 《最远的您是我最近的爱》 文/缘来有约 父亲去逝一年了。痛彻心扉的痛楚并没有随时间的流逝而渐行渐远,相反,却挥之不去,依然如昨,在“雨纷纷”的时节和“欲断魂”的清明,更是疯狂地滋长、蔓延…… - 田野中 依然溢满昨日天空的泪水,远远看到父亲的坟,静卧在青翠的麦田里,那样的孤单和凄凉,一股无名的酸楚从心底向外翻涌……大姐和小妹在父亲的坟上栽花,二姐开始祭奠,我和哥哥呆呆地站在坟前……“爸,您的几个孩子今天都过来看您来了……”此时此刻,我们兄妹五个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失声痛哭…… - 父亲是2006年4月17日仙逝的,享年76岁。“子欲养而亲不在”,是为人子女最大的不幸和悲哀。操劳一生的父亲,及至儿女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欲报养育之恩时,却身染重症,靠透析维持生命,他怕我们花钱,始终不愿就医。在我们无数次地劝说下,只坚持了不到两年,当听说大孙子将于五月份出国留学时,便再也不愿继续治疗,任我们怎么相劝,也不为所动。因为父亲顾及传统,每望走后由长孙引入天国,生怕大孙子出国留学后,无法坚持到放假回来,他要把自己仙逝的时机,掌控在自己手中。病逝前数日,我们归家探望,父亲仍谈笑风生,神情自然,本想无碍,谁知我们刚返回南京几日,天崩地裂、撕心裂肺的噩耗竟随后而至,等儿孙赶回老家,竟未能见最后一面…… - 往事一幕幕,回忆一重重。父亲的一生,给我们留下无数难以忘怀的瞬间,如今都定格成了一个个难以磨灭的永恒画面。 - 父亲是个公正无私的人。在我们很小的时候,他任生产队长,起早贪黑、处处带头,从不占公家一丝一毫的便宜,相反,还让全家跟着他吃尽了苦头。每次分配农活,他总是把最难、最重、最累、最差、别人都不愿意干的活留给自家,为此,十三岁就参加劳动的姐姐经常气哭,母亲更没少埋怨父亲。记得有一次,哥哥和别人家的孩子一起,拿了生产队几个红薯,被爸爸知道后,当场把哥哥狠狠地打了一顿。面对家人的不解与责怪,父亲从不为所动。 - 父亲是个乐观开朗的人。他从不因生活的贫困而叹息,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未消沉过。妈妈患病住院八个多月,爸爸既要照顾我们五个没长大的孩子,还要经常到医院陪护妈妈,更要四处筹措昂贵的医药费,但他从没埋怨过,更没有放弃过,在妈妈和子女面前从来都是一副泰然自若、无忧无虑的神情,给了全家战胜困难、战胜疾病的极大信心。医院的许多医生敬佩爸爸的为人,和他成了好朋友。直到今天,这些朋友提起爸爸,仍敬佩不己。 - 父亲是个乐天派,生活的压力从来没有击倒过他,甚至对于生老病死,他也看得很淡。一辈子为别人婚丧嫁娶主事的他,临终前早已把自己的后事安排得妥妥当当,生怕一直在外地工作的我们,因不懂家乡的规矩和风俗而怡笑大方,多次交待我们应该怎样做。每当爸爸讲到他在丧礼上遇到的好笑之处,我们兄妹几个都会笑得前仰后合,爸爸即正色道:“不要光笑别人,到时你们可不要出‘洋相’呀!”每次谈论和安排自己的后事,爸爸仿佛都置身事外、与己无关一样,我们真的佩服爸爸,有几人能做到这一点呀! - 父亲是个热情善良的人。亲戚朋友不论谁家有困难,爸爸只要知道 都会无私帮助。前村后庄不论谁家有红白喜事,爸爸总是不请自到,跑前跑后,全心操劳,每次回来总是喉咙嘶哑,疲惫万分,为此,妈妈和我们常常责怪他,更多的是心疼他。爸爸去逝,亲朋好友、亲戚邻居、前村后庄的人都来为爸爸送行,从来没有哪位老人有爸爸这么好的人缘,从来没有哪位老人有爸爸这么好的口碑,从来没有哪位老人去逝能像爸爸一样有这么多人为其送行…… - 父亲用自己的身体力行,用自己的正直、厚道、无私、乐观和善良,为我们诠释着一个家庭的教养和文化,影响引领着子女们的人生之路。如今,两个儿子事业有成,三个女儿夫贤妻惠、家庭和睦,成为远近闻名、令人羡慕的幸福之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