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一位朋友去商场的洗手间洗手,不经意间发现里面有异响,于是进去里面一探,只见一个外国的小男孩,大概六七岁的样子,低着头摆弄着抽水马桶,一会儿冲水,一会儿打开盖子捣鼓着什么,声音乒乒乓乓好不热闹。 朋友好奇,就走过去看,只见那小男孩满头大汗,手忙脚乱,溅出的水湿了他身上的小西装马甲。 见此情景,朋友觉得又滑稽又心疼,赶忙告诉他,你可能修不好,放着吧,待会儿清洁阿姨打扫的时候看见坏了就会找人来修的。 小男孩抬头看了我朋友一眼,那蓝色的眼眸亮得跟水晶一样,红着脸说道,刚刚我用完就坏了,是我弄坏的,我得把它修好,不然别人没法用了。 我朋友刚想说,这很可能不是你弄坏的,但转念一想,如果不是他弄坏的,那弄坏的人为什么不修好它呢?看着那水晶一般的眼睛,于是哈哈一笑便欣然加入了修马桶的行列。 经过近15分钟的捣鼓,终于搞定了,小男孩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对着我朋友连连道谢,便消失在了商场的人群中。 朋友却久久不能平静,那蓝色的眼眸亮得异常刺眼。 对于神州大地上普遍秉持的“没人看见就等于没干”的逻辑,这个故事可能会让很多人心里咯噔一下。这让我想到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的无人超市,其实在北京杭州也有过,不过只一天以后就恢复到了“有人”状态,原因不言自明。 这一切,都与“慎独”这种品质有关。慎独,最早由庄子提出,不过却是儒家将其发扬光大。“慎独”按现代语序应该叫“独慎”,指的是在独处或无人注意的时候,行为也必须谨慎、一丝不苟。它是个人品行的最高评判标准,为什么呢?因为人的大多数本性是主“恶”的,但为了利于种族繁衍,利于团结协作,人创造了很多法律、规则、道德等来束缚住这些本性,对于露出“恶”之本性的人,人类会纠集团队里的多数人对其进行惩罚、制裁,用一个框架化的外部环境来约束、震慑欲显“恶”之人。 因此,当外界的束缚越小,人自然越容易表现出作为人的种种“本性”,这却正是“慎独”的高贵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