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药业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89|回复: 2

[其他] 南京话有了“语音辞典”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钰苏 发表于 16-1-30 16: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面方框里的南京话,你认识吗?


外地人来到南京,总是感叹南京话跟普通话很类似,只要南京人慢慢说都听得懂。实际上,倒推100年,当时的老南京话与如今的南京话,差别还是很大的。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江苏语言资源保护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成果”,将编撰成的文字资料《江苏语言资源资料汇编》、音像资料《方言江苏·乡音悠扬》移交给了江苏省档案馆,永久收藏保存。

  翻开19册900万字的《江苏语言资源资料汇编》,第一卷就是南京话,从读音到说法,汇总了南京老方言。省教育厅语工处处长赵晓群介绍,这一“江苏语言资源”的整理工程历时多年,“仅仅在南京,我们就有5个调查点,分别是城区、浦口、六合、溧水和高淳,搜集不同区域的南京话。”赵晓群说,此次不仅用文字记录了包括南京在内的江苏各地方言,还用音频、视频记录了下来,当作永久资料。
  据专家介绍,以南京城区方言发音人为例,调查时分别找了男性和女性的老年人、青年人,并设定了四个条件:一是须在南京城区出生和长大,家庭语言环境单纯,父母、配偶均是当地人,未在外地长住,能说地道的方言;二是老年发音人具有小学或中学文化程度; 三是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是牙齿整齐,男性须不吸烟等。说到第四个条件,专家解释,牙齿不整齐容易漏风,发音不准,而长期吸烟容易声音嘶哑,影响发音。
  作为纸本资料《江苏语言资源资料汇编》的编写者,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汪平和南师大文学院教授孙华先都说,记录这些方言很重要,很多七八十岁的老人家会说的方言,如今的年轻人可能都不说,也不太知道了。
  以南京话为例,除了词汇、句子的说法上有不同,老南京话在读音上也有着一些变化。
  第一,老南京话有“入声”,而现在的南京话入声已经渐渐找不到了。比如:买肉曾经叫“买入”(ru),八宝粥曾经叫“八宝猪”(zhu),都是入声。而那句名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用南京话就要被读作“宁可食无入(ru),不可居无猪(zhu)”。
  第二,老南京话有“儿化音”,比如以前老南京都会说“盘儿”“碗儿”“碟儿”,现在就很少被提及了,去掉了儿化音。
  第三,老南京话里有“zhi、chi、shi”,而现在的南京年轻人都读作“zi、ci、si”,不同程度地受到普通话的影响。
  此外,老南京方言还将“辣油”读作“落油”,角子读作“铬子”,戒指读作“盖子”,虽然字与普通话是一样的,读音却有很大的不同。
  除了一些特殊的读音,大部分南京话与普通话很相似。对此,汪平分析说,南京曾是六朝古都,东晋“衣冠南渡”,“皇帝带着北边的方言来南京”,因此和周边的吴语系都不太一样。而南京作为省会城市,因为人口流动、普通话普及,越来越多的南京话被普通话“同质”了。(转自《东方卫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缘缘 发表于 16-1-30 17: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慢说南京话外地人都能听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岁月无情 发表于 16-1-30 19: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京话还是能听懂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搜索
企业简介|企业新闻|发展历程|联系我们|养蜂基地|员工之家|手机版|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南京老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 苏ICP备09051748号
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论坛客服及时删除。本论坛将乐意接受您的意见,并及时作出修改。
免责声明:本论坛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技术支持:赵峰创意设计中心 老山论坛基于Discuz X3.4+阿里云ECS+云盾构架
GMT+8, 25-8-11 06:0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