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药业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73|回复: 18

[摄影之家] 章华寺--楚梅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锦绣荆楚 发表于 16-1-25 17: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锦绣荆楚 于 16-1-25 20:39 编辑

荆州章华寺是湖北三大丛林之一,与汉阳归元寺、当阳玉泉寺齐名。它是在春秋时代的楚国楚灵王于公元前537年,修建的行宫遗址上修筑的寺庙。

寺内的古腊梅是楚灵王修建行宫时种植的,故名为《楚梅》。经武汉植物研究所专家考证测定,距今已有2500多年,此梅为原生腊梅,高三米,冠幅六点五米,《楚梅》的花朵为腊黄色,花瓣形如莲花瓣,花心为紫红色,花蕊为白色,仿佛白衣观音菩萨端坐莲台。---CCTV4《中国古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锦绣荆楚 发表于 16-1-25 17: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楚梅》被《中国旅游导报》、《中国中医药报》称为“天下第一梅”,(国内有五大千年古梅,分别是:湖北荆州市沙市区章华寺内的《楚梅》,湖北黄梅县江心古寺遗址处的《晋梅》,浙江天台国清寺的《隋梅》,浙江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超山大明堂院内的《唐梅》,浙江杭州余杭超山报慈寺前的《宋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锦绣荆楚 发表于 16-1-25 17: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末清初诗人罗朝伟的诗《章华古梅行》写道:“罗浮萝暖花魂狂,老株不死仍芬芳。植者何人自何代?能使满街春雪香。” 可见在清初时,这株梅就很古远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锦绣荆楚 发表于 16-1-25 17: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代诗人韦庄在《楚行吟》诗中吟道:“章华台下草如烟,故郢城头月似弦,惆怅楚宫云雨后,露啼花笑一年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锦绣荆楚 发表于 16-1-25 17: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代诗人许浑《楚宫怨》中咏道:“十二山睛花尽开,楚宫双阙对阳台,细腰争舞君王醉,白日秦兵江上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锦绣荆楚 发表于 16-1-25 17: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代诗人陆游在《初到荆州》诗中写道:“万里泛仙槎,归来鬓未华,萧萧沙市雨,淡淡渚宫花。断岸添新涨,高城咽晚笳,船仓一樽酒,半醉落乌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锦绣荆楚 发表于 16-1-25 17: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明代诗人王世贞在《饮沙头大梅树下》中吟道:“铜坑万树看不足,沙头一株春可怜。霓裳黯淡月初上,玉鳞历乱东风颠。骄同白雪论先辈,耻向繁英媚少年。但使酒纠苛亦得,不妨今亱藉花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锦绣荆楚 发表于 16-1-25 17: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代诗人王酿在《登章台》中曰:“载酒荒亭问老梅,长堤看柳到章台。一时走马人何在?千古题诗客复来。画里烟开双鸟去,镜中云拥数帆回。可怜寂寞沉香井,曾见灵王辟草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锦绣荆楚 发表于 16-1-25 17: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锦绣荆楚 于 16-1-25 17:23 编辑

清代诗人李葆元在《章台古梅》中吟咏道:“劫过章台景物殊,诗中画有古梅图,香凝白雪争千载,影瘦清江剩一枝,蝼蚁任穿心不死,蛟龙欲蜕铁为肤,几孤几辈称高士,颇识当年劲节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风铃 发表于 16-1-25 17:25: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什么时候拍的,一片艳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搜索
企业简介|企业新闻|发展历程|联系我们|养蜂基地|员工之家|手机版|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南京老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 苏ICP备09051748号
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论坛客服及时删除。本论坛将乐意接受您的意见,并及时作出修改。
免责声明:本论坛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技术支持:赵峰创意设计中心 老山论坛基于Discuz X3.4+阿里云ECS+云盾构架
GMT+8, 25-8-11 03: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