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8月初渐渐热起来的“头上长草”,一时间席卷大江南北,坐拥男女老少各类粉丝。记者发现,最近这股热浪稍有回落,但是市民头上顶着的“草”却没有停止进化:鸡翅、蘑菇、红豆冰沙、小笼包……俨然一桌满汉全席,也有昆虫控顶着“螳螂、蚂蚱”故意吓朋友一跳。“长草卖萌”文化究竟怎样火起来的?
南京的卖萌草遍布大街小巷 “卖 萌草”在南京多火?曾火到什么程度?记者在夫子庙的不少商铺都“捕捉”到了这种“卖萌草”。一朵轻质的仿真花草,黏在一个黑色的铁质小夹子上,往头发上轻轻一夹,不管男女老少立刻”萌萌哒”。夫子庙商铺一位店主刘先生告诉记者,小草在长假期间卖疯了,10元3个,一家三口都别上同款的,叫“亲子草”,一天能卖出近千元的“小草”。 在新街口莱迪商场,一家名为开心工坊玩具店店主告诉记者,店里仅剩的一些货也被周围其他店铺买走了。“有的直接拿去做店铺装饰了,有的被当成购物赠品,还能吸引不少顾客。” 在珠江路沿线的不少报刊亭,柜台上也放了满满一盒“卖萌草”,老板透露,还真有岁数 较大的买报的老主顾来买。“买的不少,有给孩子的,也有付完钱当场就自己戴头上的。”记者还发现,前不久南京不少网友的“朋友圈”还被一位“卖草”的老奶奶刷过屏,因为夹子质量欠佳,老奶奶从一堆草里挑出“完好的草”的照片让南京很多网友心头一热。 “小草”进化成“满汉全席” 市 民余小姐告诉晨报记者,起先她是在手机朋友圈里看到各路好友“头上长草”的萌照,背景都是各大旅游景区,特别是乌压压的游客“大合照中”。还有朋友直接给照片起名“万众一心头上戴点绿。”余小姐说,经过朋友圈的各种发酵,大伙开始关注起这个不起眼却很特别的“小草”。 “一开始就是简 单的两瓣发芽的小豆芽菜,后来花样多到停不下来,开始在草上加了小浆果,各种鲜花,到“后来的毛绒绒的卡通小毛鸡。”余小姐表示,此后“小草”的”简单画 风”一去不返,更多的“头上吃货系列”层出不穷:啃了一口的雪糕模型、看上去香喷喷的烤鸡翅、再到做得特别逼真的小碗虾仁盖浇饭、红豆冰沙……“感觉不戴上一桌子满汉全席,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余小姐说。 此外,记者还在不少网店里发现更多“奇葩款式”,包括昆虫、仿真工具箱、螃蟹鱼虾等等“搞笑式卖萌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