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月下寒潭 于 15-11-25 16:21 编辑
一群人,激情狂欢三千年,至今仍未老去;一群人,从未走出深山,却已名扬世界。 康家石门子距呼图壁县城83公里,岩画深藏于重重大山,若非牧人偶然发现,很难为人所识。清晨,我们驾车自呼图壁县出发,一路向西急驰,进入大丰镇地界转而向南,不多时便到了雀尔沟。进山的路宽阔平坦,林荫夹道,远处山峦起伏。不久,一座红山俏拔凸现,红山后有一座水库,四十年前父辈们曾在那里战天斗地,而今只有知青商店残留遗韵。原计划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走了三个小时。过红山后道路颠簸,轿车如小舟在波浪上起伏。原来山中有煤矿,运煤车辆将路基压得坑坑洼洼,加上一路许多岔道又没有明确标识,同伴一个大意将车拐向白杨沟去了,发现不对调转车头才重新回到雀尔沟。
乡野异常宁静,多彩的山脉映衬着多彩的树木、庄稼和房舍。胡杨树遍身金黄,沙枣树闪烁银光,绿成片的玉米像未出嫁的女儿,害羞地吐露着咖啡色心事。一路都在盘山,风蚀作用使得个个山头有似石阙,有似鬼魅,有似人像,千奇百怪,目不暇接。再往前行,随着海拔升高,群山渐踩脚下,而山上植被疏矮,透出各色岩石,赤红赭白灰青黄蓝绿紫,缤纷夺目,正是丹霞地貌自然奇观。此地为哈萨克牧区,有两位骑马的牧民赶着上百只大尾羊与我们的车狭路相逢,同伴笑说牧人是赶着上百万元在跑。山间空地时见牧人民居,有地窝,毡包,也有土块房。临水的平地上则建有羊圈牛舍。时值盛夏,峡谷宽阔的河床里只有几丝发亮的细流,一群牛儿立于河床,在山阴中悠闲觅食。
辗转多时,至海拔1500米,山坡植被愈发茂密,绿意浓浓,却见远处赤红石崖危然高耸,其中一处尤为巍峨齐整,似楼阁似城堡,廊柱宛然,门窗俱全。那就是岩画所在。停车步上山道,再登数百级台阶,走近崖壁,目光紧张地搜寻。岩画所在崖壁高约200多米,根部因风蚀作用内削呈斜面,参观者须以仰视的姿态观赏。大约十米的悬空高度,令人不解创作者是立足何处进行刻绘的。
在东西长14米,上下宽9米,面积约120平方米的壁面内,疏密相间分布着大大小小二三百个人像,人物中最高的2.04米,最小的只有19厘米,女性身体比男性高大,位置也居于上方。人像身体裸露,女人们蛾眉蜂腰、丰乳肥臀,头上装饰着弯曲的翎子,手臂一上一下作舞蹈状,双腿修长直立。男人穿插在女人之间,雄性体征十分夸张。在男女脚下有数行排成长列奔跑舞动的小人,明显地表露出岩画主题是生殖崇拜。岩画中还出现了对虎、对马动物图腾。整幅岩画采用浅浮雕阴刻手法,刻前曾平整过崖壁,并用红色颜料勾勒轮廓,再将轮廓线内凿平,与崖壁凹凸对比形成图案,人物的面部五官突出,隆眉深目与细高的鼻梁立体感极强。
岩画,对现代人来说是艺术。对其创造者却意味信仰和宗教,是怀着虔诚与热望向神秘力量祈祷的产物。世界各地岩画万千,康家石门的岩画最为热烈张扬,它是公元前塞人(又称斯基泰人)的杰作,在这古老的崖壁上,激情澎湃了三千年。
山岩上的燕窝和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