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
塔城红楼的建造者是来自俄国喀山的塔塔尔族商人热玛赞·坎尼雪夫。1851年,《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签订后,沙俄取得了在塔城设领事、贸易免税、领事裁判权等特权,塔城成为中俄贸易的一个重镇,到塔城做生意的俄国商人渐渐多了起来。
热玛赞·坎尼雪夫在1910年来到塔城,花费3年时间,建造了该市最为高大豪华的这座建筑物,在此经营大宗土特产的进出口贸易,成为当时塔城的贸易中心,迪化(乌鲁木齐)的许多商号也在此开设代办机构。
建筑占地885平方米,2层,共有16个房间。同时,在红楼的西侧,热玛赞·坎尼雪夫还盖了一座蓝色的清真寺。1933年,盛世才将热玛赞·坎尼雪夫逮捕,红楼被没收改作医院。三区革命时,红楼归还原主,不久热玛赞·坎尼雪夫之子又将其捐出,仍做医院。1949年以后用做塔城专署办公楼,一直到1975年,1984年又划归《塔城报》社,红楼现已改为历史博物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该市作为中俄重要通商口岸的历史。红楼是在清朝宣统二年,即1910年。分上下两层,共有大小房屋16间,天棚地板,铁皮房顶,门框窗棂,均砌有精美图案。临街的墙全部呈浅红色,故而人们称之为“红楼”。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