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药业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35|回复: 5

[其他] 鼻烟壶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腾龙 发表于 15-5-21 08: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IMG_0686.jpg 60年代,内画艺术有北京的京派,山东的鲁派,广东的姚江派等三大流派。北京派的艺人用竹笔、柳木笔作画,以画面厚朴、古雅见长;山东派用毫毛笔作画,以画面纤巧、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艳丽取胜,王习三在继承北京明、清著名老艺人叶仲三技法的基础上,融合内画名家流派之特长,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在国际上被誉为“冀派“ IMG_0684.jpg
2内画鼻烟壶保养 要注意了解各种鼻烟壶的特性。例如,翡翠鼻烟壶怕汗液、碱,而且不能将翡翠鼻烟壶放在有油烟的地方。清代名贵鼻烟壶不宜接触强烈阳光,应放在与天然光隔绝的地方,同时还要避免强烈灯光、紫外光灯等。在室内喷洒空气清新剂或使用发胶、杀虫剂时,要先把鼻烟壶收好,不要沾上或溅上这些物质。如果鼻烟壶本身有气孔或质地娇嫩,比如松石鼻烟壶,千万不能放置在接近油烟或蒸气的地方;更不能把松石鼻烟:壶放在高温处,因为它遇到高温会变成淡色 IMG_0682.jpg
3内画鼻烟壶鉴定
据了解,最近几年内画鼻烟壶中出现了用照相法制作素描稿的作品。市场上多数内画鼻烟壶赝品都是这么来的。这种内画鼻烟壶运用的是照相感光法的基本原理。将放大的画面素描稿拍照,制作出黑白底片。然后用明胶,重铬酸钾,着色剂混合成制剂,均匀地涂布在鼻烟壶的内壁上,之后将素描稿的底片固定在准备好的鼻烟壶上,接着用强光照射。这时,经光线照射的部分重铬酸钾和明胶起反应,将含有着色剂的颜料固化在鼻烟壶壁上。再用水清洗掉没有固化的多余的制剂,留下来的是有颜色的素描稿。最后艺人在素描稿上绘制着色直至完成作品。对于这样的作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甄别: 1、由于鼻烟壶是立体结构,光线透过底片的时候边缘线条会出现模糊现象。2、线条深浅一致,没有过渡,僵硬死板,干枯少韵味,没有手工绘画的线条富有变化。用高倍放大镜看照相法能明显地看出颗粒状。但有的艺人将底稿照得很浅淡,再用手工描画一遍,这样的手工和照相结合的画面要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才可见蛛丝马迹。3、凡是用照相法制作的内画鼻烟壶一般都是大量的制作,重复样子多,如果出现基本上相同的线条就能确定是照相法。这个不能看色彩,因为色彩都是人工做的。一般生产大批相同的画面
要分拣不同的地点出售,造假者也尽可能地将相同的画面交叉混合。
IMG_0680.jpg
4内画鼻烟壶的风格
京派内画在承袭了叶氏内画风格的基础上,也融合了其他各内画流派的艺术风格和现代绘画的艺术手法,形成了全新的现代京派内画艺术。其主要特点是选料精细、材质精美、结构严谨,笔法细腻;富有派别特征、画意生动、用色古朴、清新淡雅,给人以高雅独特的艺术享受;造型富有古风古韵,多以传统题材、历史故事为主,内容丰富多彩。
目前,由于市场结构调整以及工艺美术品市场不景气等多方面的原因,京派内画同整个工艺美术品行业处于低谷状态。很多从业者被迫改行,而年轻人又不愿意再涉足其间,造成工艺美术行业中老人留不住、新人进不来的恶性循环。京派内画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境况

IMG_0677.jpg
5内画鼻烟壶名家
清嘉庆以后,内画鼻烟壶的工艺水平已达到很高程度。著名人物有清咸丰时的周乐元,清末民初时的叶仲三,民国时期的马少宣等。中国衡水习三内画艺术院内画艺术大师王习三在继承叶派的基础上, 博采众长,经过长期苦炼,使自己的作品具有构思新奇,意境高雅,设色古香,勾勒清晰,气韵生动的艺术特色。他的独特风格受到国际上的高度赞誉,被称之为“冀派”出自于中国衡水习三内画艺术院的内画鼻烟壶,以其小巧玲珑的造型,丰富多彩的材质,精美绝伦的工艺,匠心独具的装潢,被国际上誉为集中国多种工艺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品。
创建于1988年的中国衡水习三内画艺术院,目前拥有18位在海内外颇有影响的内画师。他们以自己独特的画风和精湛的技艺成为冀派内画的侥侥者,受到各国收藏家的好评。其作品中以各国元首画像最为著名,多次被国家作为高尚礼品赠送给来访的美、英、巴西等国元首。
画鼻烟壶的流派画鼻烟壶,发祥于京城,为当时皇宫贵族、达官贵人所拥有。清末民初时期“京城四大内画名家”之一的叶仲三,被称为现代“京”、“冀”两派内画的创始人。建国后,北京成立工艺美术研究所,内画工艺有了明确的师承关系。目前国内主要有 “京派”、“冀派”、“鲁派”及“粤派”四大流派。

IMG_0674.jpg
6京派
当今内画鼻烟壶四派均起源于北京,其中京派的历史最为久远。北京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王朝的皇都,也是内画鼻烟壶的发祥地,百业兴旺、人才咸集,经济文化的发达,蕴育出内画鼻烟壶艺术有着必然性,内画画工们汲取京都深厚的文化底蕴,逐渐地形成诗书画印并茂的京派艺术风格。京派内画以周乐元、马少宣、叶仲三为表。
  叶派内画创始人叶仲三大师,生于光绪元年1875年,卒于1945年。堂号“杏林堂叶”。叶仲三的作品来源主要是晚清和民国初年社会上所流行的一些画册,如《古今名人画谱》、《飞影阁》等。人物题材的画主要取自《三国志》、《聊斋》、《红楼梦》等书中的插图,色彩鲜艳而有情节。他创作的题材广泛,花鸟、山水、人物、草虫、博古等无所不能。他画的聊斋故事活灵活现,红楼人物栩栩如生,被称为“内画人物一绝”。叶仲三在1945年离世后,他的长子蓁祯、次子蓁禧、三子蓁祺,以及叶蓁祺之女叶淑英,继承并发展了叶派内画艺术。叶淑英大师是当今叶派内画唯一一位嫡传人。此后叶派内画又先后吸收王习三,刘守本,丁桂玲等为外姓弟子, 叶澍英大师王习三还在河北衡水创立了冀派内画,为发展叶派内画做出了很大贡献。

IMG_0672.jpg
7鲁派
IMG_0670.jpg
8冀派
IMG_0668.jpg
9粤派
      粤派以艳丽的色彩和装饰风格著称于世,他也是一个年轻的派系。粤派在广东汕头。 代表人物为吴松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蓉儿 发表于 15-5-21 09: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漂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douzi 发表于 15-5-21 10: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工巧匠,叹为观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心中有景 发表于 15-5-21 10: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精致的工艺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睿咪 发表于 15-5-21 11: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鼻烟壶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3188845 发表于 15-5-21 11: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搜索
企业简介|企业新闻|发展历程|联系我们|养蜂基地|员工之家|手机版|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南京老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 苏ICP备09051748号
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论坛客服及时删除。本论坛将乐意接受您的意见,并及时作出修改。
免责声明:本论坛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技术支持:赵峰创意设计中心 老山论坛基于Discuz X3.4+阿里云ECS+云盾构架
GMT+8, 25-8-23 21:1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