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岁月轻狂 于 2014-9-12 10:50 编辑
x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臭椿皮蛾又名臭椿皮夜蛾 、旋皮夜蛾。主要为害臭椿、香椿 、红椿、桃和李等园林观赏树木。幼龄幼虫取食叶肉 ,残留表皮,叶片呈纱网状,大龄幼虫造成叶片缺刻和孔洞 ,严重时只留粗叶脉和叶柄。
快速导航
 
 | | 纲 | 昆虫纲 Insecta |  | 门 |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  | 中文学名 | 臭椿皮蛾 |  | 科 | 夜蛾科 | 
 | | 拉丁学名 | EligmanarcissusGramer |  | 界 | 动物界 |  | 别 称 | 旋皮夜蛾、椿皮灯蛾 |  | 目 | 鳞翅目 | 
 | 
 1简介
 
 臭椿皮蛾又名臭椿皮夜蛾、旋皮夜蛾。主要为害臭椿、香椿、红椿、桃和李等园林观赏树木。幼龄幼虫取食叶肉,残留表皮,叶片呈纱网状,大龄幼虫造成叶片缺刻和孔洞,严重时只留粗叶脉和叶柄。 
 2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8毫米左右,翅展 为76毫米左右。头部和胸部灰褐色,腹部桔黄色,各节背部中央有块黑斑。前翅狭长,前缘区黑色,其后缘呈弧形,并附以白色,翅其余部分为赭灰色,翅面上有黑点。后翅大部分为桔黄色,外缘有条蓝黑色宽带。足黄色。卵近圆形,乳白色。幼虫老熟时体长约48毫米,头深褐至黑色,前胸背板与臀板褐色,体橙黄色,体背各节有个褐色大斑,各毛瘤上长有白色长毛。蛹扁平,椭圆形,红褐色。 
 3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二代,以在枝干上、皮缝、伤疤 等处结茧代蛹越冬。翌年4月中旬(臭椿树刚发芽)成虫开始羽化,成虫有趋光性 ,将卵散产在叶片背面,卵期约9天。幼虫为害期分别为5—6月、8—9月,以第一代幼虫为害严重。幼虫喜食幼芽、嫩叶,受惊后身体扭曲或弹跳蹦起。老熟幼虫爬到树干上咬树皮,用丝相连做薄茧化蛹,茧紧贴于表皮。
 4防治方法
 
 [1]1、结合其他养护管理工作,人工刮除蛹茧,消灭虫源。 3、发生严重时喷施1.2%烟参碱乳油 或10%溴氟菊酯 乳油1000倍液防治。4、点灯诱杀成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