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食疗汤方有助减少慢性咳喘病急性发作次数。
一到冬天,一些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哮喘患者容易疾病发作或者病情加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科主任中医师刘琼说,上面这几种呼吸道疾病可归入中医的慢性咳喘病,由于好发于冬季或受凉后易加重,中医也将之归入“冬病”之列。
而“冬病夏治”是中医的治疗特色,是指在夏季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通过内服外治温补阳气、活血通络,以预防慢性咳喘病在冬季的发生或加重。处于缓解期的虚寒型慢性咳喘病人,一受凉、特别是入冬就容易咳或喘,不妨在三伏天抓紧试一试吧——
外治法:
敷贴沐足温经活络
“慢性咳喘病冬病夏治可分外治和内服法。”刘琼介绍说,虽然方法不同,但都是抓住夏季自然界和人的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来温补阳气,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外治法有穴位贴敷、穴位注射、沐足等方法。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的时间多选在气温超过30℃的日子,一般是三伏天各治疗一次。今年的三伏分别在7月12日、7月22日、8月11日,初伏已过,不过病史较长的虚寒型慢性咳喘病人,可考虑在三伏天前后一两周增加敷贴次数,以进一步提升机体阳气。但皮肤过敏者应格外留意,适当减少穴位贴敷的时间,以免引起皮肤不良反应。
刘琼建议,除了三伏天接受穴位贴敷、穴位注射治疗,处于缓解期的虚寒型慢性咳喘“老病号”,还可以适当可选用艾叶、桂皮、生姜等药材各15~20克煮水来沐足,以助温经活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