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药业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5|回复: 0

[其他] 老年照料需求的性别差异及政策建议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rose 发表于 19-6-5 10:3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我国正在经历快速的人口老龄化,传统的老年照料模式是否能满足老年照料需求,是个亟待回答的问题,同时老年女性的照料缺口大于老年男性。本文作者分析认为,缩小中国老年女性照料缺口,应继续发挥家庭在老年照料中的基础作用,进一步完善居家养老加社区服务的模式,科学规划养老机构的布局和建设,实施老年照料的供给端改革,解决养老机构供给结构不平衡问题。

我国正经历快速人口老龄化,65岁以上人口比例将从2015年的10%上升到2050年的28%,这使老年照料成为公共议题。家庭照料是传统老人照料方式,但随老龄化程度加深,老人子女数量减少,从多子女负担一对老人,变成一个小家庭要照料多个老人;同时子女大量外出工作,传统老人照料模式正面临挑战。传统照料模式能否满足老年照料需求,是个亟待回答的问题。笔者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项目(CHARLS)基线调查和第二轮追踪调查数据开展了研究。

当前我国老年人照料的现状与特点

当前,老年人照料需求大且城乡差异、性别差异明显,家庭照料仍是老年人照料的主要形式,市场化照料、社区照料等非传统照料方式不普遍,以家庭为中心的照料模式不能满足老年人照料需求,老年人家庭照料主体选择存在性别差异。

首先,老年照料需求巨大且城乡差异及性别差异明显。笔者研究发现中国约有24%的60岁以上老人有照料需求,即大约有24%的老人,在日常生活活动(穿衣、进食、起床和下床、如厕、洗澡和控制大小便等)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做家务活、做饭、上街购物、管理财物和服用药物等)中至少有一项活动需要他人的帮助才能完成。其中有照料需求的女性比例比男性高8个百分点。同时老年照料需求呈现出明显的城乡差异,有照料需求的农业户口老人比例比非农户口老人也高8个百分点。

其次,家庭照料仍然是我国老年照料的主要形式,市场化照料和社区照料等非传统照料方式并不普遍。调查数据显示:在得到照料的老人中,超过九成的老人得到配偶或子女的照料,仅2%的老人得到市场化照料,其中老年男性得到市场化照料的比例远高于老年女性的占比;同时,得到社区照料的老人比例则更低,只有0.3%,这主要是因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覆盖率总体较低。

再次,以家庭为中心的传统照料模式不能完全满足老年照料需求。在需要照料的老人中,将近12%的老人没有得到必要的照顾,其中农村老人照料缺口大于城市老人;老年女性的照料缺口大于老年男性,得不到照料的老年女性比男性高35个百分点。照料缺口的性别差异取决于被照料者的婚姻状态及配偶的健康状况。和丧偶老人相比,配偶健在的老人,其照料需求得到满足的可能性更高。即使是同在配偶健在的情形下,老年女性也比老年男性面临更大照料缺口,这部分是因为子女先验地认为父亲会为有照料需求的母亲提供照料。

最后,老年家庭照料主体的选择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在得到家庭照料的老人中,老年男性多由其配偶照料,而老年女性则主要依赖其子女提供照料。家庭照料主体选择的性别差异,受到老人婚姻状态以及配偶健康状况的影响,配偶在世且身体健康的老人,其得到配偶照料的可能性显著高于丧偶老人,该影响对有照料需求的老年男性尤其明显。

老年女性应得到公共政策的更多关注

基于当前老年照料特点,不难发现,伴随老龄化程度加深,及城市化加速推进,如果公共政策制定中缺乏性别视角,老年女性照料问题将进一步恶化。这是由老年女性的三个特点决定的。

一是从平均预期寿命来看,中国老年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超过老年男性,因而老龄女性,尤其是高龄老年女性群体的规模更大,同时其总体健康状况较差,因而面临更大的老年照料需求。

二是从社会经济地位来看,女性的社会经济地位往往低于男性,而老年女性的养老金收入远低于老年男性。这使得老年女性在获得家庭照料上处于相对劣势,无法获得和老年男性相同的家庭照料,也限制了其购买市场化照料的能力。此外,中国农村社区提供的养老支持有限,农村敬老院主要限于供养五保对象,对其他农村老人照料服务的能力很弱,这可能导致在家庭照料中处于劣势的老年女性,在得不到家庭照料的情形下,也同样无法得到社区照料服务,从而陷入无人照料的境地。

三是从婚姻状态看,由于女性往往嫁给更年长的男性,且其平均预期寿命比男性长,因而老年女性丧偶比例往往比男性高,使得老年女性不得不更多从子女而非配偶那里得到照料。伴随越来越多农村年轻劳动力向城市迁移,传统子女照料变得越来越不可靠,尤其当丈夫去世后,老年女性的照料缺口,将有可能随城市化的加速而恶化。

缩小老年女性照料缺口的政策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搜索
企业简介|企业新闻|发展历程|联系我们|养蜂基地|员工之家|手机版|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南京老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 苏ICP备09051748号
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论坛客服及时删除。本论坛将乐意接受您的意见,并及时作出修改。
免责声明:本论坛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技术支持:赵峰创意设计中心 老山论坛基于Discuz X3.4+阿里云ECS+云盾构架
GMT+8, 25-8-6 10:1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