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药业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5|回复: 0

[认识误区] 发现“七不”,警惕自闭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rose 发表于 19-5-23 10: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虽然生活在我们身边,却与周围人格格不入,仿佛星空一样遥远,人们很难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这些孩子既不是性格孤僻,也不是心理问题,而是得了一种叫孤独症(俗称“自闭症”)的病,这是一种广泛的、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

  孤独症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均有急剧上升趋势,美国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8岁儿童的患病率达1/59。病因至今仍不清楚,且核心症状尚无有效药物可以治疗。研究者认为,孤独症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早期发现、早期行为干预和教育及处在被理解的成长环境中,可明显改善孤独症患儿的结局。孤独症起病很早,有些甚至能追溯到婴儿时期。以下一些蛛丝马迹可进行识别和判断:

  1.不看——不喜欢看人脸、眼睛。社交活动在生命初期就已出现,母亲哺乳或对着婴儿微笑时,即使三四个月的小婴儿也会有回应,比如对人脸的片刻凝视,或者回以微笑。但孤独症患儿对人眼部的注视明显减少,甚至逃避目光交流,有些孤独症患儿即便可以对话,但面对面注视仍然不正常。

  2.不语——不说话、学语晚、语言倒退。多数孤独症患儿语言有延迟现象,六七个月的婴儿还不会“咿咿呀呀”发音。尽管语言发育延迟并非孤独症诊断的必要条件,但却是常见症状之一,需引起重视。此外,如果孩子随着年龄增长语言反而退步、说的话总是让人难以理解、鹦鹉学舌似地重复别人的话或动画片里的话,甚至总是自言自语但没意义,都应引起警惕。

  3.不理——不理人、唤名无回应。对自己名字的回应最早可出现在五六个月大时,这个月龄的孩子听到自己常用名字时,会出现条件反射性的动作,比如寻找叫他名字的人,或忽然停止玩耍等。如果孩子远远大于6月龄,但对自己的名字充耳不闻,应高度重视。

  4.不指——不会指物。如果1岁以上的孩子无法用手指指向他需要的物品,而常将大人的手放到物品上,这种表现是典型的“警示行为”。同时,孤独症患儿肢体语言较发育正常孩子明显减少,比如不会用点头表示“要”、摇头表示“不要”,不会比划手势等。

  5.不分享——不会分享兴趣和情感。孤独症患儿往往缺乏与他人互动的欲望,和家人玩耍时很少微笑或大笑;不会将自己心爱之物主动分享给他人;不会对他人的痛苦表示同情;不会炫耀、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

  6.不学、不玩——不会模仿、不会游戏。孤独症患儿在婴儿期就表现出不会模仿周围人的言行,在拍手、敲鼓、言语发音等模仿方面存在困难。2岁后表现出不会玩假装的、想象性的游戏,比如过家家、用手指模仿打电话等。

  7.不当——使用物品不当、感知觉异常、行为刻板。有些孤独症患儿还有使用物品不当、感知觉异常、行为刻板等问题。他们会长时间旋转、排列物品,或持续对某种物品看个不停,例如将小汽车排成一排,非常喜欢旋转圆形玩具,并持续盯着这些东西看,明显比其他小孩表现出执着的兴趣。或者喜欢绕圈、旋转身体且久转不晕、不厌其烦上下楼梯、乘坐电梯等。

  家长如果发现自家孩子有上述迹象,应及时带他到儿童精神科、心理科、发育行为儿科和儿童保健科等相关科室做全面观察评估,早期干预及规范治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搜索
企业简介|企业新闻|发展历程|联系我们|养蜂基地|员工之家|手机版|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南京老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 苏ICP备09051748号
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论坛客服及时删除。本论坛将乐意接受您的意见,并及时作出修改。
免责声明:本论坛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技术支持:赵峰创意设计中心 老山论坛基于Discuz X3.4+阿里云ECS+云盾构架
GMT+8, 25-8-4 06:1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