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本帖最后由 知梅的懂梅的美 于 16-6-14 12:35 编辑
80年代,一位叫Wolf Reinhart的德国摄影师来到中国,他深入到市井小巷,用冷静的笔调拍下了这些民间小食。 人们把鱼儿直接从河里打捞上来,装在簸箕里,挑着在走街串巷地叫卖;活蹦乱跳的样子,想想都特别新鲜,特别美味。
一口大铁锅,一堆柴火,用最原始的方式炒着菜;也许看上去没有那么干净、精致,但却真正发挥了食材的风味,真正地能做出最地道最美味的食物。
大闸蟹,一个一个地捆着,看上去就鲜美肥嫩的样子,特别的有食欲;那个时候的做法,也最能做出食材原始的真味儿...
那个时候的大街小巷,总能听到小商贩们挑着用簸箕装着的尖椒叫卖。最古朴的售卖方式,特别有年代感;这鲜红的辣椒,也映衬着人们对生活最鲜活的热爱...
咦,这是不是像一个大号的草帽,知道这是啥吗?蒸包!热气腾腾的蒸汽看得颗粒分明,仿佛隔得老远都能闻到那地道的蒸包的香味儿,想想都口水直流呢...
那个年代的人,那一双双巧手,总是能将最简单的食材,做出最纯真的味道;让平淡的生活,充满与众不同的味道~~瞧,一道道横切的刀纹,那焦黄的鱼皮,有种外焦里嫩的感觉,看上去有很好吃有木有!这厨艺,真是杠杠的~~还有这简单的葱油版面,以及大家都爱的火锅,是不是很好吃的样子~~
除了发挥食材最本色的味道外,人们还擅长赋予食物特殊的意义和内涵。这种带有喜字的糕饼,一般是新婚的新娘回娘家,娘家人给做的,寓意是“新婚快乐,和和美美”,代表娘家人对新娘子的美好祝福与期许!
那个年代的很多食材和佐料,都是纯手工制作,原汁原味。一坛坛的辣椒酱,腌制出来,平时做菜的时候放一点,简直是美得不行。那个时候,人们还喜欢腌制腊菜,腊鸡、腊肉什么的,吃起来比新鲜的更有味道呢~~
那个年代,人们痴迷于用一双双巧手做出味美的食物;尽管过程艰辛、耗时长,但“敬天爱人”是人们对食物的一种尊敬。这皮蛋,必须要经过特殊的调料,腌足时间才能有那爽滑的风味呢!就是看上去最普通的糖腌蒜,也会用心腌够两个月才会端上桌让人们品尝。还有人们常吃的挂面,也是人们用一双巧手做出来的,纯天然的,我们这个年代所远远不不及的味道。
那个年代,人们将自家种的蔬菜、食材等用簸箕挑着走街串巷地卖;虽然没有现在的菜那么个个饱满、大小一样;但那是从自家菜园摘出来的纯天然的食材,没有农药也没有化肥——既新鲜又安全又美味...
图片来源于德国摄影师Wolf Reinhart
虽然没有现在大餐馆的食物那么豪华精致,但处处充满烟火气,也充满纯粹的气息,味道并不比现在的差。 再回首,看看这些照片,我们仿佛能透过它们看到当初的人们对食材自身风味的尊敬,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对美食的热爱也从不随着时间的消退而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