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读经典书籍,用苏轼“八面受敌法”
看书如果想做学问,做研究,想看过之后能记得住,用得着,该怎么办?有三种方法可以解决。第一个方法就是苏轼的“八面受敌”法。
苏轼曾说“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故聪明人有聪明人的读法。
他的侄女婿王庠曾向他求读书之道,他回信说:“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愚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这段话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如果少年朋友们想要好好读书,每一本书都要读得一心一意,抱着一个目的钻研着去读,读的时候就专注于一个主题内容,而不要有其他的想法。比如说,苏轼在攻读《汉书》时,每抄读一遍,都带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读第一遍,他从中学习“治世之道”;读第二遍,是为了学“用兵之法”;读第三遍,则是专门“研究人物和官制”。读过数遍之后,他对《汉书》中多方面的内容,便由生而熟、由熟而精。苏轼谦虚地说,这个方法虽然比较笨,但是效果很好,因为一本书的各方面都有值得研究的内容,这些内容就好比八方来敌,但人的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做到“八方出兵”,因此每次只能从一个角度去读,逐个研究,这样的话,与马马虎虎涉猎着去看的人,得到的效果完全是不同的。
这个用现代语言来说,叫做“专题精读”,适合经典,一本书反复看的类型。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