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药业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55|回复: 15

[百问百答] 蜂毒相关知识综述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阿香婆 发表于 14-3-27 09: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本帖最后由 阿香婆 于 2014-3-27 10:11 编辑


一、美科学家在蜂毒中发现杀死艾滋病毒物质以毒攻毒一德研
究用蜂毒对付艾滋病


二、蜂毒的几大药理作用

三、蜜蜂蜂毒过敏的临床特点

四、蜂毒治风湿

五、胡蜂毒免疫动物制备高纯度F(ab)2抗体作用

六、蜂毒的相关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阿香婆 发表于 14-3-27 09: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阿香婆 于 2014-3-27 09:51 编辑

一、美科学家在蜂毒中发现杀死艾滋病毒物质以毒攻毒一德研
究用蜂毒对付艾滋病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美国科学家日前宣布,可以利用在蜂刺毒素中发现的化学物质毁灭艾滋病毒,防止艾滋病传播,但又不伤及周围正常细胞。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经长期研究发现,蜂刺中的化学物质蜂毒肽可以刺穿艾滋病毒的保护外层,毁灭艾滋病毒。科学家们把这种毒素注入纳米粒中,上面配有特制的“缓冲器”,使之能够弹离正常细胞,从而避免伤及正常细胞。当较小的艾滋病毒与它们接触时,会从缓冲器之间滑过,遭到毒素攻击。

         合作撰写研究报告的医学院专家约书亚・胡德介绍说,这种毒素可以用于制作防止艾滋病传播的凝胶。我们希望,在艾滋病迅速传播的地区,人们能够利用这种凝胶作为阻止其初期感染的预防措施。我们破坏的是艾滋病毒的物理性能。从理论上说,艾滋病毒没有任何办法适应蜂毒的攻击。

       此前,大多数药物只能减缓艾滋病毒的生长,而最新研究出的这种蜂毒能够攻击并杀死病毒,第一时间防止感染。

        该研究报告发表在《抗病毒疗法》杂志上。科学家们认为,它有可能是开发遏制艾滋病毒猖獗传播药剂的重要步骤。医生们还认为,可以进一步开发纳米粒子,尝试杀死肿瘤细胞。






      据《科技日报》报道,德国诺海贝格卫生和环境研究中心的病毒学家巴拉克·维尔纳认为,蜂毒能保护蜜蜂不受微生物侵害,而其化学结构又与艾滋病毒相类似,可采用蜂毒破坏病人体内的艾滋病毒促进剂对病毒的转录,从而根除病毒扩散体系。他通过实验确信蜂毒可以破坏艾滋病毒促进剂,防止其根据基因信息制造活性蛋白质。在失去携带病毒信息的蛋白质后,病毒无法繁殖、扩散。由于减少了70%的基因转录,可令病毒的产生减少99%。对比其他抗艾滋病药物,其优越性在于从内部抑制了病毒的产生,带来彻底治愈该病的希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阿香婆 发表于 14-3-27 09: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蜂毒的几大药理作用
        蜂毒主要成份为多肽类,占蜂毒干重的70%~80%,包括蜂毒肽、蜂毒明肽、MCD-肽、心脏肽、镇定肽(赛卡品)、四品肽(托肽品)、安度拉平(安度肽)、含组胺肽等。
       蜂毒肽
       是蜂毒的主要成份及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占蜂毒干重的40%~50%。由2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分子量2840。

       主要药理作用及作用机理
       ①蜂毒对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第一、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胆碱能神经的阻滞,造成半球皮层和皮质下(特别是下丘脑)的广泛抑制;第二、抑制植物神经系统交感神经节的兴奋传导,使胃肠平滑肌活动和兴奋性增强;第三、抑制周围神经冲动的传导,阻碍或延迟其传导速度。

       ②抗凝、纤溶作用:通过抑制凝血活酶和凝血酶原激活物生成,以及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可以消除血栓形成前状态,临床可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的防治。蜂毒肽通过破坏红细胞膜的通透性,具有直接溶血作用。

       ③降压、抗心律失常,改善脑血流及心肌功能作用:蜂毒肽可破坏肥大细胞和亚细胞结构而释放组胺入血液,降低外周阻力而降压,同时其释放的活性化合物作用于脑血管,通过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因此特别适用于高血压病患者导致的脑循环障碍;另外还有增加冠脉血流速,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心脏功能,同时具有强刺激垂体-肾上腺系统的作用,使血浆皮质醇与尿17-酮固醇含量增加,表现为较强的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另外还有降低胆固醇作用。

       ④抗炎、调节免疫作用:可直接抑制炎症、肿胀;刺激垂体-肾上腺系统,促进皮质激素的释放,抗炎调整免疫功能,还可直接升高血浆皮质醇;抑制白细胞移行,限制炎症的局部反应。可用于治疗胶原组织疾病、免疫系统疾病。

       ⑤清除自由基(O2-),抗炎、抗衰老、抗突变、防辐射的作用

       ⑥抗肿瘤的作用:抑制肿瘤组织的氧化磷酸化过程,抑制组织代谢,而达到对肿瘤的抑制作用。

       ⑦参与疼痛阈值的调节

       蜂毒明肽
       蜂毒中另一种主要的多肽,占蜂毒干量的3%,由18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2035。是蜂毒中各组份中最小的神经毒肽,可透过血脑屏障。

主要药理作用及作用机理
       ①对神经系统作用:能阻断支配胃肠道平滑肌神经的抑制性冲动的传导,使胃肠平滑肌兴奋性增高,而呈收缩状态;可作用于脊髓的中间神经元、下行的网状脊髓束和前庭脊髓束,或大脑导水管周围中央灰质,影响动作的有机协同。

        ②强心、抗心律失常作用:具有很强的β-肾上腺素样作用,扩冠,增加心肌供血,使心肌收缩力明显增强,心率加快,心脏泵血功能增强,可用于治疗心衰;具有异丙肾上腺素样作用,且比异丙肾上腺素维持时间长(约10倍),抗心律失常。

        ③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改善微循环

        ④抗炎、调整免疫:直接升高血浆皮质醇或刺激垂体-肾上腺系统促进皮质激素的分泌;抑制5-羟色胺活性。

        ⑤营养修复肌营养不良细胞:强直肌肉中有蜂毒明肽受体,蜂毒明肽通过与其受体结合而发挥营养肌细胞达到治疗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多发性硬化症。

       MCD-肽
       蜂毒中第三种主要多肽物质,占蜂毒干重2%~3%,由22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2593。

   主要的药理作用
       ①降压:促进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降低外周阻力而降压;释放组胺、5-羟色胺,参与炎症反应。

       ②抗炎、调节免疫作用:刺激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作用,使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发挥抗炎、免疫调节作用;并通过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阻止白细胞游走,抑制前列腺素E2的合成而发挥抗炎作用。MCD-肽抗炎作用是氢化考的松的100倍,是水杨酸钠的2倍。

      ③其它:抗心律失常,改善脑血流,还有中枢神经系统活性作用。

    心脏肽
      由11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1940,占蜂毒干重0.7%。

      主要的药理作用:强心、抗心律失常作用:具有很强的β-肾上腺素样作用,扩冠,增加心肌供血,使心肌收缩力明显增强,心率加快,心脏泵血功能增强,可用于治疗心衰;具有异丙肾上腺素样作用,且比异丙肾上腺素维持时间长(约10倍),抗心律不齐。

        安度拉平(安度肽)
        由103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1092。

        主要的药理作用是一种前列腺E的拮抗剂,具有很强的抗炎和镇痛活性。

       (1)通过抑制微粒体环氧化酶(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抑制脑环氧化酶的作用为消炎痛的70倍。
       (2)通过与脑内阿片受体相结合,通过中枢神经而发挥镇痛作用。

      其它
        四品肽(托肽品):由20个氨基酸组成,约占蜂毒干重1%。具有神经活性。

        镇定肽(赛卡品):由24个氨基酸组成,占蜂毒干重1%。与蜂毒肽的生物活性相似,具有镇静的作用。

       含组胺肽(普鲁卡胺):具有两种分子结构。分别占蜂毒干重的0.6%~0.8%。是人类第一次从自然界获得含有组织胺的多肽氨基酸, 血小板, 高血压病, 红细胞, 分子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阿香婆 发表于 14-3-27 10: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阿香婆 于 2014-3-27 10:02 编辑

三、蜜蜂蜂毒过敏的临床特点
       结论蜜蜂蜂毒导致全身性严重过敏反应以职业性暴露最为常见
    蜜蜂蜂毒过敏反应分类
    蜜蜂蜂毒过敏反应分为局部反应、大局部反应及全身性严重过敏反应3个类别。局部反应:风团和红晕等。大局部反应指蜂蜇局部肿胀直径超过10 cm,且持续时间大于1 d。

    据媒体报道,我国蜜蜂养殖相关企业多达2000余家,养殖蜂群数量更达820万群,为世界第一大蜜蜂养殖蜂群拥有国,由此推测国内养蜂从业人员多达万计。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对旅游的需求加大,户外旅游爱好者数以百万,这部分人群和养蜂从业人员一样,均属于蜜蜂蜂毒暴露的高危人群。本研究显示全身反应组的暴露类型构成与局部反应组明显不同,其中50%(4/8)为养蜂者,提示蜜蜂蜂毒导致全身性严重过敏反应以职业养蜂人员最为常见,此类人群暴露几率大、发生反应重,医务工作者应给予足够重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阿香婆 发表于 14-3-27 10: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蜂毒治风湿
        最悲壮的自卫     
    蜜蜂是蜂类里最和善的昆虫,它们既不会打扰别的昆虫,更不会去捕捉别的昆虫,所以它是不会主动发起攻击的。对人类也一样,只有当你“招惹”了它,比如你的气味,如酒味、葱蒜气味,或者你衣服的颜色(如黑色)惹怒了蜜蜂,或者你有侵扰其巢穴的行为时,它们才会表现出自卫的本能,用自己的螫刺狠狠地蛰你一下。

  但是,蜜蜂的这种自卫是自然界中最悲壮的。它们的螫针上具有许多倒钩,当螫针刺入侵略者身体时,自己也无法退出,往往最后连自己的毒囊,甚至消化道也一起拉出体外而致死亡。它们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捍卫种族的生存。

  蜂毒的奇效
  现在,人们发明了一种电击取毒装置,可以在不影响蜜蜂生命的前提下取毒,对蜂毒的成分,也有了更深入的研究。
  蜂毒是一种透明液体,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味苦,呈酸性反应,在常温下极易挥发。蜂毒的主要成分为蜂毒多肽,占干蜂毒的75%左右。包括蜂毒肽、心脏肽、组胺肽等,其他非肽类有组织胺、儿茶酚胺类,以及55种以上的酶类。在严格密封的条件下,即使在常温下,蜂毒的活性也能保持数年不变。


  目前,蜂毒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事实证明,养蜂人很少有得关节炎的,这就要归功于蜜蜂的螫针在刺伤人体时所释放的蜂毒。自1864年俄国科学家鲁阔姆斯基发表第一篇关于蜂毒治疗风湿病的论文开始,许多被常规疗法认为无法医治的风湿病患者都从蜂毒疗法中得到痊愈。1962年美国学者布罗德曼出版专著《蜂毒——关节炎和风湿病的天然治疗剂》和1984年法国福雷斯泰尔发表论文《蜂毒用于风湿病种——1600例疗效》,再次有力地肯定了蜂毒对风湿病和有关疾病的确切疗效。

  此外,蜂毒对高血压、神经炎、神经痛、支气管哮喘、肝硬化、神经性皮炎、鼻炎、月经不调、胃及十二指溃疡等疾病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蜂毒疗疾,注意防过敏
  用蜂毒治病,一般方法有蜂蛰法、蜂针法、注射法和电离子导入法等几种。由于蜂毒对某些人有致敏作用(一般人要被200~300只蜂蛰才出现毒性症状,但对蜂毒过敏者,只被1只蜂蛰也会引起全身反应),所以,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在治疗前都必须进行过敏试验,确保治疗安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阿香婆 发表于 14-3-27 10: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胡蜂毒免疫动物制备高纯度F(ab)2抗体作用

目的        测定中国大虎头蜂蜂毒毒性,制备能有效中和中国大虎头蜂蜂毒的F(ab),抗体。

结果        小鼠腹腔注射中国大虎头蜂蜂毒的LD50为0.697mg/kg,制备的F(ab)2,抗体SDS-PA GE电泳纯度为94.3%;ELISA检 测结果表明纯化的IgG质量浓度为1×10-9m g/mL时对胡蜂毒素为阳性;免疫扩散结果表明制备的F(ab)2,抗体与中国大虎头毒


素(1:1)时出现明显沉淀线,该抗体与胡蜂毒质量比(3.5:1)时可保护小鼠100%存活。
结论      利用胡蜂毒免疫动物制备高纯度F(ab)2抗体,该抗体可有效中和抗中国大虎头蜂毒蜂毒,并对银环蛇毒具有交叉中和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阿香婆 发表于 14-3-27 10: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阿香婆 于 2014-3-27 10:18 编辑

六、蜂毒的相关知识
      (一)蜂毒

     蜂毒是工蜂毒腺和副腺分泌出的具有芳香气味的一种透明液体l,贮存在毒囊中,垫刺时由蛰针排出。
    蜂毒的来源
  人工要集蜂毒,目前多采用电刺激蜜蜂取毒法,它靠电取蜂毒器来完成。
蜂毒的主要成分
  蜂毒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混合物,它除了含有大量水分外,还含有苦干种蛋白质多肽类、酶类、组织胺、酸类、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在多肽类物质中,蜂毒肽约占干蜂毒的50%,蜂毒神经肽占干蜂毒的3%。蜂毒中的酶类多达55种以上,磷脂酶A攬攭含量占干蜂毒的12%,透明质酸酶含量约占干蜂毒的2%~3%。

    蜂毒的临床应用
  1.结缔组织疾病:结缔组织疾病的基本病变是疏松结缔组织的粘液样水肿和类纤维蛋白变性,这类疾病中常见的是风温病和类风温性关节炎。


  自18世纪以来,关于
蜂毒对风湿病有疗效的报道已屡见不鲜。1888年,特尔什报告了173例风湿症病人经蜂蜇而获得痊愈的事实。1912年鲁道夫·特尔奇用蜂毒治疗666例患有风湿症的病人,临床结果表明,有554人痊愈,99人有显著效果。我国医务工作者在用蜂毒治疗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也获得理想疗效。


  2.神经炎和神经痛:
蜂毒对治疗神经痛和神经炎疗效显著。1960年波德罗夫用蜂毒治疗10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全部治愈。1959年索科洛夫用蜂毒治疗51例脊神经炎患者,结果43名治愈,4名明显好转,4名症状改善。目前在临床中,蜂毒已应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背神经根炎等。


  3.心血管疾病:蜂毒用于治疗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症、静脉血栓形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动脉内膜炎都有良好的效果。1958年科诺年科用蜂毒治疗830例高血压,&127;血压降到正常的289例,血压显著降低的420例,无效的121例,有效率为85%



    (二)蜂毒的生物学作用和毒性
     1.蜂毒的生物学作用人体受蜂蜇后在受蜇部位立即出现肿胀、充血,皮肤温度升高2~6℃,有烧灼感。这只是蜂毒局部产生作用,一旦蜂毒被吸收后还会引起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学变化。

  蜂毒及其组分蜂毒肽、托肽平和蜂毒明肽等具有明显的亲神经性。全蜂毒及蜂毒肽对烟碱型胆碱受体有选择性阻滞作用。蜂毒明肽可透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蜂毒具有神经节的阻断作用。蜂毒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镇痛腺素合成酶的抑制作用约为消炎痛片的70倍。临床证明,蜂毒对神经官能症、偏头痛及三叉神经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一般认为蜂毒具有调节神经系统紧张度的作用,使大脑皮层活动正常化,调整物质代谢,从而促进神经本身的修复。

  蜂毒对呼吸系统的心血管系统有显著的影响。被蜂蜇的人有呼吸加快的现象,一般认为这是血压降低引起反射性的反应。大量的蜂毒可使人或动物大脑呼吸中枢麻痹而导致死亡。蜂毒可引起动脉血压降低的交应,主要与磷酯酶A攬2攭有关。蜂毒肽是一种强烈的心脏毒素,并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蜂毒中的心脏肽和蜂毒明肽有类似于异丙肾上腺素的抗心律失常的作用,而且作用的持续时间远较异丙肾上腺素长。
  蜂毒的溶血作用很强,在极低的浓度(1/10000)下,就能产生溶血作用。其机制是蜂毒中的蜂毒肽和磷酯酶A能增强血红细胞壁的浸透能力,导致细胞内的胶体大量渗出,细胞内渗透压降低,致使细胞裂角产生"胶体渗出性溶血"。蜂毒在体内或体外都有抗凝血的作用,使血液凝固时间明显延长。

    蜂毒有一定的抗辐射作用能增强机体的应激能力,减轻辐射损伤的程度,减少由于辐射所引起的细胞染色体畸变的频率,提高动物的成活率。蜂毒有保护和复苏造血细胞的潜在作用,防止因辐射所引起的骨髓和脾脏的退化现象。蜂毒抗辐射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是蜂毒肽、磷酯酶A攬2攭、透明质酯酶、酸性磷酯酶以及致敏原B和C。
  
   2.蜂毒的毒性:蜂毒对哺乳类动物的作用最强,健康人同时接受10次蜂蜇可引起局部反应;接受200~300只蜂蜇会引起中毒;短时间内蜇500次,可致人死亡。


 临床使用蜂毒的治疗剂量很少,因此,说蜂毒应用是安全的,但是每个人对蜂毒的敏感性差异很大,有个别人对蜂毒过敏,表现蜂蜇部位局部红肿反应强烈,或出现严重的致命性反应,因此,临床上使用蜂毒时和青霉素一样,对过敏者采用纯净蜂毒涂作诊断性皮试和脱敏治疗。


  大多数人会对蜂毒产生免疫力。常受蜂蜇的蜂农一旦产生免疫力,即使同时遭受数百只蜂蜇也不会发生任何中毒症状。
  (三)蜂毒注射疗法

    蜂毒注射前首先要进行过敏皮试,皮试阴性者方可进行蜂毒注射法。其治疗方法是用消毒的注射器吸取蜂毒注射液(水剂、 油剂、调好的粉针剂等)行肌肉注射,或在选取的穴位上进行常规消毒,用快速进针法将针刺人皮下组织,然后缓慢地推进或上下提插,探得酸、麻、胀等"得气"感应,因抽无血后,即可将蜂毒注射液缓缓地推入。


  注入蜂毒的剂量要根据病情、病人的体质、注射的部位而定。一般开始以低浓度小剂量为宜,以后渐增。剂量为0.5~3毫克/日,最大剂量5毫克/日。在一般情况下,隔日注射1次; 对蜂毒反应轻微或病情较重的患者,每日1次;对蜂毒反应强烈者可隔2~3日1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束奕萱妈妈 发表于 15-7-22 11: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usubin 发表于 15-8-21 10:5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阿香婆 发表于 14-3-27 10:16
六、蜂毒的相关知识
      (一)蜂毒

  specialized   knowled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知梅的懂梅的美 发表于 15-9-12 16: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专业的知识,普及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搜索
企业简介|企业新闻|发展历程|联系我们|养蜂基地|员工之家|手机版|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南京老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 苏ICP备09051748号
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论坛客服及时删除。本论坛将乐意接受您的意见,并及时作出修改。
免责声明:本论坛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技术支持:赵峰创意设计中心 老山论坛基于Discuz X3.4+阿里云ECS+云盾构架
GMT+8, 24-6-26 11:4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