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广州又进入了一年中最难熬的季节。此时温暖潮湿、气压较低,有时还会感觉天气比较闷热,很多人就感觉全身酸困乏力、嗜睡、食欲差、腹胀、头面油腻、大便粘腻不尽等“周身唔聚财”的表现。中医指出,此时身体湿气重,尤其是脾虚的人群,应该及时从内外健脾祛湿,调理身体以健康度过仲春季。
1 脾虚的人 更加容易湿气重
广东春天的特点就是气压低、湿气重。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唐梁指出,湿气重,困住了脾升清降浊的功能,使“清气”不能上升,所以出现头脑昏沉不清醒,肢体困重、疲倦乏力、颈肩酸痛等。
另外,水湿困脾,如果本身脾胃比较虚弱,水湿运化不好,再遇到外湿侵袭,外湿和内湿就会双剑合璧,更加影响脾胃的运化能力,湿气就会停留在体内,缠绵难退。湿气的特点就是黏滞、阻滞气机,伤人阳气。
所以,脾虚体质的人,一到春天,比其他人更容易出现困倦、乏力、头重、食欲减退等症状。唐梁说,其实自己观察一下身体就能发现湿气重时,舌苔较厚腻、舌体胖大、颜色淡,有时还可以看到舌头上有牙印,中医叫做“齿痕”舌,而且大便也是比较稀,不成形,容易黏在马桶上,这都是湿气重的典型表现。
2 健康度过仲春季,内外祛湿一起来
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唐梁说,湿气比较容易缠人,难去除。最好采用多种方法,内外湿气一起去除。首先尽量减少生活环境中的湿以外,比如少在潮湿的地方居住,不要淋雨等,还要着力清除体内的湿。
3 食疗祛除内湿要先分清体质
规律作息是健康的基本条件,否则气血减损、抵抗力下降,湿气入侵而生病。唐梁认为,此时也要少吃生冷、油腻、肥甘厚味,适当增加运动促进消化和祛湿。建议平时多用祛湿的食疗法来帮助祛除内湿。
(1)健脾祛湿:此类食材和药材有帮助脾胃运化水湿的功效,比较平和,特别适合于脾虚体弱之人平时的慢慢调养。如:茯苓、白术、扁豆、芡实、莲子(去心)、薏苡仁(炒后不会太寒凉)、山药(宜用干品)、豆芽等。
(2)清热祛湿:此类食材和药材相对偏凉,适合于口苦口臭、便粘腻难解、尿黄湿热较重者,脾虚体寒者不宜多吃,如冬瓜、茵陈、溪黄草、木棉花、鸡蛋花、鸡骨草、车前草、蒲公英、蛇舌草等。
(3)芳香化湿:此类药材有促进脾胃运化、醒脾开胃的作用,可以煲汤、做菜多用,也可以做成香囊佩戴。如:砂仁、豆蔻、草果、藿香、佩兰、香菜等。
4 艾灸拔罐外法祛湿方法多
(1)穴位按摩、艾灸:按摩、拍打曲池、阴陵泉、委中、丰隆等穴位有祛湿的功效。针对穴位,艾灸对于寒湿较重的人更为适合。
(2)拔罐、刮痧:拔罐、刮痧可以疏通体表经络,激发脏腑气血流通,促进湿气排泄。头晕、头重者可选额部、印堂、太阳穴、风池;腰背酸困者可选取足太阳膀胱经进行施术;腹胀、纳差、便溏者可选取曲池、尺泽、委中、脾俞、胃俞、中脘、天枢、足三里进行施术。
(3)泡脚:春季湿气加重,同时真菌繁殖,很多人的香港脚就又开始蠢蠢欲动了。唐梁说,泡脚不但可以促进湿气的排出,而且对脚部真菌的繁殖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谓一举两得。在泡脚的时候,还可选用药材煮水后用药汤来泡脚:苦参、白鲜皮、地肤子、花椒、黄柏等。
【食疗推荐】
1、木棉花薏米猪骨汤
材料:木棉花4-6朵,猪脊骨半斤,薏米30克,少量陈皮、生姜,盐、葱花适量;
做法:猪脊骨、薏米、陈皮、生姜加水,大火煮开后小火慢炖半小时;放入木棉花慢炖;最后放入盐调味,撒上葱花即食。
功效:清热健脾祛湿。适合便粘不尽,腹胀,口干口腻,身困乏力之人。该汤偏凉,脾虚偏寒之人不宜,孕妇不宜。
2、茵陈扁豆茯苓粥
材料:茵陈25克、扁豆20克、茯苓20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许。
做法:茵陈洗净煎汤,取汁去渣;加入洗净的扁豆、茯苓、粳米同煮,待粥将熟时,放入白糖稍煮即可。
功效:健补脾胃、利胆退黄,适用于湿热内蕴,纳呆、便溏者。
3、鸡骨草煲猪横脷
材料:鸡骨草50克,新鲜猪横脷1条,黄豆100克,生姜少许。
做法:黄豆洗净后浸泡1小时备用,猪横脷洗净焯水备用,鸡骨草洗净后放入清水1000毫升,煮开后放入猪横脷、黄豆、生姜同煮1小时下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化湿,清热解毒。适合于肝胆湿热证之中热偏重的人群,症见口干口苦、小便短赤者。如果不喜欢猪横脷的味道,也可以改用瘦肉或者排骨,用量约100克。(记者 张华 通讯员 陈瑶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