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药业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养蜂人生

[蜜蜂养殖] 蜜蜂保护学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楼主| 养蜂人生 发表于 14-1-14 14: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由担子菌引起的疾病
        担子菌中侵染昆虫的真菌仅一个属 ― 隔担子菌属,己发现 165个种,都是介壳虫的寄生菌。真菌把介壳虫集群的部分作为寄生的营养,真菌又为其余的介壳虫提供保护,使其避开不利的气候条件和寄主天敌(图2-8 )。其生活史为:担抱子萌发后经皮侵染,在宿主血体腔内形成菌丝及螺旋状吸器,菌丝的一部分突出体表和外部菌丝体融合。菌丝体发育极慢,不引起感病宿主死亡,但长期的寄生,使宿主矮小化,失去生殖能力。
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养蜂人生 发表于 14-1-14 14: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由半知菌引起的疾病
        作为昆虫寄生物的半知菌,占昆虫病原菌的比例最大,共有 20 多属(表 2 一2 )。大多数属于丝袍菌纲,少部分属子腔菌泡虫菌纲(图2 一9)。在半知菌中,重要的昆虫寄生菌,如白僵菌、黑僵菌等没有明显的宿主的种的专化性,宿主域极广,前者能侵染175 种以上的昆虫,后者能侵染70 多种昆虫,而且除多毛菌属外,都没有特殊的营养要求,在人工培养基上易培养。
       半知菌类的生活史为:孢子在宿主体表发芽,主要经表皮侵入宿引本内,菌丝或菌丝段在血体腔内大量增殖,虽然引起宿主的血细胞的免疫反应,受吞噬或被囊化,但反而会破坏血细胞,病虫呈现食欲降低,行为迟缓,麻痹,吐液,最终死亡。宿主死亡后,菌丝开始腐生阶段的旺盛繁殖,侵入体内所有组织,菌丝伸出体表,形成分生孢子梗,分化出分生孢子。虫尸因菌丝大量吸收水分而变得僵硬,并布满带有鲜明颜色的粉末——分生抱子(图2 一9)。
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养蜂人生 发表于 14-1-15 13: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菌病的昆虫机体内的病变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各种昆虫寄生真菌的生活史归纳为三个基本阶段,即侵人、宿主死亡前的寄生生活、宿主死亡后的腐生生活。致病真菌对昆虫的影响,主要在寄生阶段产生的.其主要影响有:
       1 .对昆虫的繁殖力产生影响。白僵菌能使甲虫产卵减少一半;虫霉能使梨育蜻、蝗虫等失去产卵能力。
       2 .对昆虫卵的作用。白僵菌、镰刀菌、头泡菌等能侵染昆虫的卵,使卵死亡。
       3 .对昆虫蜕皮过程的影响,影响机理有两种,一是昆虫在休眠期被侵染,生长的菌丝使新、旧表皮联结在一起,昆虫不能正常蜕皮;二是某些虫霉菌产生毒紊,抑制了变态过程,使昆虫不能蜕皮。但在某些时候,昆虫却利用蜕皮来作为抗侵染的手段。
       4 .对昆虫体重的影响。真菌侵染昆虫,使其神经系统受损伤,造成气管和气门机能紊乱,引起水分蒸发加强,造成失重。如曲霉菌、白僵菌等。
        5 .增加昆虫的呼吸代谢,真菌作用于呼吸酶系,使病组织呼吸加强,可比健康组织强 10 倍。这种新陈代谢的加强,大多数情况下可认为是宿主对寄生物侵入的一种反应。
        6 .由于菌丝体的发育,充满了宿主整个血体腔,阻滞了血淋巴的循环以及吸氧的正常进行。菌丝的生长,穿透了各种器官,造成了机械破坏作用;菌丝体的旺盛生长也引起宿主的生理性饥饿。  
        7 .产生毒素使宿主中毒。金龟子黑僵菌产生具活性的毒素,黑僵菌素A和黑僵菌素B使家蚕中毒死亡。黑僵菌素 A 对家蚕致死量为0.28µg/g体重,黑僵菌素B 为0.34µg/g 体重。露湿漆斑菌的培养液中分离到两种成分,都能抑制墨西哥大豆甲虫幼虫的摄食,并使之死亡。球泡白僵菌孢子萌发时的分泌物也对尾虫具毒性。黄曲霉产生黄曲霉毒素,其中 B1(图2一10) 对昆虫显示很高毒性。另外从赤僵菌,赫色曲霉菌,冠虫霉上都分离到对昆虫具毒性的物质。

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养蜂人生 发表于 14-1-15 13: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蜜蜂的寄生性真菌
       至今为止在蜜蜂上发现以下几种真菌引起的病害:
      蜜蜂球囊菌引起的白至病,黄曲霉菌引起的黄曲霉病,出芽短梗霉引起的黑变病,另外在意大利从病蜂的肠道分离出球拟酵母菌,但还未证实它是病原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养蜂人生 发表于 14-1-15 13: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病 毒
病毒简介

         病毒是一类比细菌还小的非细胞形态的生物,虽然从构造和机能相互依存并统一的独立系统上看,似乎不是生物,因为结构太简单,本身没有什么机能;但从承担进化历史,并具有遗传连续性的基本单位上看,它又确实是一生物,况且病毒还具备适合核酸移行的构造,并能引起高频度的感染。所以病毒是生物。病毒与其他生物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1 .个体极小。大多数病毒比细菌小得多,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其大小以纳米表示,细菌则是以微米表示.
       2 .专性活体寄生。病毒是严格的活体寄生物,只能在特定的宿主细胞中增殖,一旦离开宿主则不进行任何形式的代谢,在活体外不具备任何生命特征。
       3 .无细胞结构,化学组成简单。大多数病毒只含有蛋白质与核酸,而且只含 DNA 或 RNA 二者之一,尚未发现一种病毒兼含两种核酸的。
       4 .无独立酶系统,无能量系统,不能合成核蛋白体与tRNA 。
       5 .繁殖方式特殊。病毒不能生长,不具备繁殖所需的机构,必须依赖宿主细胞进行复制。利用宿主细胞的素材、核蛋白体,酶系统及ATP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养蜂人生 发表于 14-1-15 14: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昆虫病毒简介
       昆虫病毒是指以昆虫为宿主的病毒。但也有一些复杂的情况,不少人体病毒、动物病毒、植物病毒以昆虫为传播媒介,这些病毒一般对昆虫没有病原作用。但能在昆虫细胞内进行增殖的例子并不罕见,甚至有的对昆虫亦能引起病理变化。因此,很难严格划分某些脊椎动物病毒、植物病毒与昆虫病毒之间的界限。为了明确起见,下面论述的主要对象规定为狭义的。即:以昆虫为宿主并对昆虫有病原性的病毒称为昆虫病毒。
        至 1986 年止,已经分离出 1671 种昆虫病毒(表 2 - 3 )。分属于 12 个病毒科,侵染鞘翅目、双翅目、半翅目、同翅目、膜翅目、等翅目、鳞翅目、腺翅目、蜻蜓目、直翅目、毛翅目等11个目的昆虫。其中绝大部分在鳞翅目中发现 ( 900余种),而膜翅目中数量较少(60余种)。我国现已发现200 种昆虫病毒(表2-4 ) ,其中为我国首次发现的有130 多株。目前在膜翅目的11 个科中发现病毒。即:蜜蜂科、叶蜂科、锯角蜂科、三节叶蜂科、茧蜂科、蚂蚁科、集蜂科、姬蜂科、切叶蜂科、卷叶锯蜂科、树蜂科。

1.JPG
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养蜂人生 发表于 14-1-15 14:3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养蜂人生 于 2014-1-17 10:12 编辑

(一)昆虫病毒的分类及其主要特征
      昆虫病毒的分类      昆虫病毒在形态结构上比较特殊,其突出特点就是能形成包涵体。这种蛋白质的性质与植物病毒的结晶体不同,植物病毒的结晶是核蛋白性质的。包涵体中的病毒只有释放出来,才具有侵染能力。包涵体能保护病毒粒子免受不良环境的影响。尾虫病毒除了能形成包涵体的种类外,还有许多种类不形成包涵体。
      最早的昆虫病毒的分类就是根据包涵体的有无、形态、生成部位等特点,大体分为5 类:核型多角体病毒属、质型多角体病毒属、颗粒体病毒属、昆虫痘病毒属、非包涵体病毒属。
      然而,随着昆虫病毒的数量与种类的增加,这种分类法就暴露出缺点,有必要进一步修改、完善。60年代后,由于电子显微镜技术和分子病毒学的发展,对昆虫病毒的性状有了更多的了解,这就为把昆虫病毒纳入整个病毒分类系统中创造了条件。
       1970年,在墨西哥举行的第十届国际微生物学代表大会上,国际病毒分类与命名委员会确定以病毒粒子的下列特征作为病毒分类的主要标准:病毒粒子的核酸化学性质(DNA 或RNA ) ;核衣壳的对称性;束膜的有无,螺旋对称病毒的直径或立体对称病毒的界面数目和壳粒数目。
       同时还设立了一些补充标准.核酸股数、病毒粒子的重量、核酸的百分含量、病毒粒子与核衣壳的形态特征、沉降系数、核背酸组成、浮密度、形态学及血清学特性等将病毒分为43 个组,其中有些组还定为属。当时昆虫病毒分别属于6个属与一个组:杆状病毒属、虹彩病毒属、痘病毒属、细小病毒属、弹状病毒属、肠道病毒属、质型多角体病毒组。
      到了1982 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在第四次报告中以及1984 年该委员会会议决议摘要中和在 1986年版的昆虫和蟀蜡类病毒病目录,第四次增订版等文献中,昆虫病毒现被分成以下12 科15 属(表2一5 )。

3.JPG

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枫叶红了 发表于 14-1-15 21: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养蜂人生 发表于 2014-1-15 14: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昆虫病毒的分类及其主要特征
      昆虫病毒的分类      昆虫病毒在形态结构上比较特殊,其突出特点 ...

楼主好专业啊,传说中的老山蜂博士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养蜂人生 发表于 14-1-16 09: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枫叶红了 发表于 2014-1-15 21: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好专业啊,传说中的老山蜂博士吧!

不敢当,只是传播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养蜂人生 发表于 14-1-17 10: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常见昆虫病毒的主要特征      
          1 .杆状病毒科、杆状病毒属    本科全部成员只在无脊椎动物体内增殖。现已发现,杆状病毒感染昆虫纲、甲壳类及靖类。
         杆状病毒科病毒呈杆状,大小约(40-70) nmx ( 250一400) nm ,外有三片层结构的膜,内有电子稠密的髓核。对乙醚敏感,不耐热。基因组分为双链环状超螺旋 DNA ,分子量约为60~100 ) x106道尔顿,G 十C 百分含量为35 %一59 %。该科病毒分三组。
        A 组。核型多角体病毒。包涵体为多角体(图2一11 ) ,ø0.5 一15 µm,一般约ø3 µm ,其大小与一个细胞内多角体的数目有密切关系,一个细胞内多角体数目多,则较小;反之,则较大。一个细胞内可形成几个至上百个以上的多角体,每个多角体中包埋一个或多个病毒粒子。多角体形状多样,但对于种来说相对稳定,多角体为蛋白质性质,分子量为 28一38 万道尔顿,由分子量 2 . 8 一 3 万道尔顿的蛋白质亚基组成。多角体在寄主细胞核中形成。
1.JPG
         B 组:颖粒体病毒。包涵体为颗粒体(图2 一12 ) ,为大小约(0.15一0.35)µmx (0.2一0.5)µm 的椭圆体,包含一个病毒粒子。
2.JPG
        C 组:无包涵体杆状病毒。
       不形成包涵体,病毒粒子游离于细胞核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搜索
企业简介|企业新闻|发展历程|联系我们|养蜂基地|员工之家|手机版|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南京老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 苏ICP备09051748号
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论坛客服及时删除。本论坛将乐意接受您的意见,并及时作出修改。
免责声明:本论坛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技术支持:赵峰创意设计中心 老山论坛基于Discuz X3.4+阿里云ECS+云盾构架
GMT+8, 24-6-2 13:2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