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去年有个很火的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主持人董卿又一次实力圈粉了,唐诗宋词在她那里都是信手拈来,非常有魅力。 接受采访时,她说:「从小就喜欢看书,尤其是国学经典,几乎每天背一首诗。」 诗词确实能培养孩子文学审美和表达能力,但教育一定不能违背孩子的天性。 很多关于孩子发展规律的研究已经证明: 大多数孩子 1 岁多的时候只能说 20 个词,比这个时间再推迟半年内也是正常的。 过早接触诗词,孩子根本不能理解,很难产生什么实际的帮助。比起唐诗宋词,儿歌童谣其实是更适合 0~4 岁宝宝的语言启蒙素材。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怎样结合孩子的发展特点,利用童谣来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和语言审美。
抓住 2 岁前语言发展准备期 为宝宝创造语言环境
虽然大多数宝宝 1 岁左右才会开口说话,但其实宝宝从满月开始,就可以对声音有所回应。 2 岁前是孩子的语言发展准备期,这个阶段可以跟宝宝多说说话、唱唱歌,适当带孩子参加一些大人的社交活动。 这段时期,孩子不一定能说出完整的语句,但是能逐渐明白大人的话语。 创造语言环境能加强孩子对语言的感知,为接下来的语言发展奠定基础。 使用简单押韵的语句
宝宝更容易理解 跟宝宝说话的时候,爸妈们可以使用较短的、只包含两三个词的短句,每个词两三个字。 爸妈们可以专门挑一些押韵的句子,比如:「好(ao)宝(ao)宝(ao),睡觉(ao)觉(ao)」,都是押「ao」韵,这样更有助于宝宝的记忆和理解。 不会那么多押韵的词语,怎么办? 别担心,家长可以挑一些短小、押韵的童谣,这些素材大多做到了简短、押韵。 有节奏感的配乐 能让宝宝记得更快
有妈妈跟我们说,宝宝特别喜欢听小苹果这类「神曲」,这确实符合了宝宝的发展特点。 研究人员认为,添加有韵律的配乐,比单纯说词句更能调动宝宝大脑中储存的语言。 建议家长们选择童谣时,挑选那些有好听配乐的童谣,熟悉的旋律反复出现,会让宝宝感到兴奋,也更容易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