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狗吧,每天早晨都跟你商量个事情,咱遛弯去?”马未都在《圆桌派》里讲为什么养猫不养狗,因为“受不了”,60多岁的“马爷”腿力不够,跟不上狗了。但是,科学研究可能会提示你,养狗,能够让你身心获益——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降低婴儿哮喘发病率,还能让你心理更加健康。 常年遛狗 得到的不仅仅是锻炼 2017年11月的《科学报告》(《自然》子刊)上,刊登了一项来自瑞典乌普萨拉大学Tove Fall教授团队的研究。 他们对瑞典340万人进行了一项调查。受访者平均年龄57岁,男性占比48%,其中有13.1%的人养狗。 这项调查延续了12年,随访结果显示:其中有狗的人,全因死亡率(指一定时期内各种原因导致的死亡比例)下降了20%,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降低了26%。 而根据犬种的不同,死亡风险率也不同,最有益健康的前三名,是指示犬、追踪犬、巡回犬。 这些犬种以前是贵族们用来打猎的犬种,主要特征是,体型大、亲人、以及撒手没(一松开牵狗绳,就跑得没影了)。 在以色列北部,曾经发掘出一座12000年前的墓穴,里面有一具年约50岁的女性骨骸,旁边还有一副小狗的骨骸,女人的左手搭在小狗身上——这大概是人类最早的宠物狗。 科学家认为:人养狗得到的健康收益,与狗主人常年遛狗得到锻炼有关;更重要的是,狗狗提供了温暖的陪伴和社交支持,它能够减轻孤独和社会隔离的感觉,而孤独感恰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英国科学家曾经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独自生活的110万英国人,与那些拥有良好社交网络的人相比,早死的可能性要高50%。 而就在2018年1月,国际权威专业期刊《美国心脏协会会刊》发表了一项研究,这项研究调查发现:相比结婚状态,无论离异、分居、丧偶还是一直单身,心血管死亡率均明显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