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药业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53|回复: 0

[其他] 「文游台」群贤登台聚会,散尽倜傥风流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爱的守护 发表于 17-12-18 12: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千年岁月倏忽而过,
往事悠远地久天长,
群贤聚会风流倜傥,
文光射斗余音缭绕。
——古文游台

01



北宋第一梦中情人、“苏门四学士”、男神、作家、新科进士、绯闻天王……

千百年来,苏轼夸他有“屈原、宋玉之才”,黄庭坚赞他“国士无双”......全国女文青们集体拜倒在他的文采、风流之下。

自古才子多风流。
有人笑他痴情,
有人怨他薄幸。
有人赞他文坛之仙药,
有人骂他发妻之砒霜。
他叫秦观,字少游。

02



情场得意,官场失意。

秦少游第二次赴礼部试又未考中,情绪比较低落。恩师苏轼特地途经高邮,安慰和开导秦少游。

秦少游十分高兴,热情接待,正好苏东坡的好友孙莘老和另一放逐已北还的文人王定国也在高邮,秦少游便把这两人请来一起作陪,在泰山庙后面的高台(庙台)上载酒论文,畅叙友情。

广陵太守得知此事后,认为群贤毕至,值得纪念,特地为此台写了一块“文游”的匾额送来,并兴土木筑文游台于东山顶之巅,著名画家李伯时也为此事作画刻石。

后来“文游台”的名声便传播开来,文人墨客慕名而至,“文游台”便成了高邮士子文人登高临远的胜地。

03



楼台高耸,飞檐斗拱,古色古香。依山傍水,山却不是高山,但树木葱郁;水也不是宽水,但澄清透明。

几经兴衰,多次重修,历经苍桑。

文游台的正南,一座仿古式三间四柱无楼火焰式牌坊,“古文游台”为清康熙年间著名诗人王士祯题写。

走过玉带桥,“淮堧名胜”四个字,笔力苍劲、老辣古朴,出自清末康有为的女弟子、著名书法家萧娴的手笔。



手持书卷,长衫飘飘,眼望远方,神情俊逸,浑身上下充溢着一股才气,一股灵气,还有一股傲气。秦少游立像于正中。

后人常道“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04



文游台前为盍簪堂,盍簪堂是四贤雅集的地方,“盍簪”二字出自《易经》的“勿疑,朋盍簪”,意思是“不要再迟疑不决了,朋友,快来相聚吧”。

东、西、北三面墙壁上镶嵌的28块石刻,其中25块的内容是《秦邮帖》,另3块则分别是《东坡小像》、《祝东坡生日图》和《修禊图》,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四大文豪聚东山,把酒言欢呤诗句。
余音绕梁文游台,悠悠千载竞风流。

05



文游台主楼上下两层,都是五开间,顶为重檐歇山。

下层檐口抱柱的章草楹联是“无双国士,终古文台”八个字,出自已故著名书法家、 华师大教授王蘧常先生之手。

正面中堂是一幅“四贤聚会”的瓷壁画,画的是苏东坡、秦少游、孙莘老、王定国伫立运河边的情景图,全画高1.8米 ,宽2.7米 ,由66块瓷砖拼贴而成,作者是海内外闻名的人物画家范曾。

东西两侧的墙上则镶嵌着苏东坡、秦少游的12块墨迹刻石《秦邮续帖》。

楼上正面是按照北宋李伯时的《西园雅集图》临摹制作而成的刻漆落地屏风。

登文游台最高处,凭栏远望,古城风光尽收眼底。楼房鳞次栉比,万屋交错纵横。

什么仕途得失、人间烦恼皆可一抛脑后,这是多么惬意、爽快!

难怪著名作家贾平凹来到文游台时,留下了“文游游心”的题词。

06



文游台主楼西侧为明代建造的专为纪念苏轼、孙觉、秦观、王巩的古四贤祠。

祠后是幽静典雅的秦观读书台,秦少游34岁前在这里读书,入京应试进入仕途后念念不忘乡情。

他的诗文描绘“吾乡如覆盂,地处扬楚脊,环以万顷湖,天粘四无壁”的水乡自然景象尽收眼底,眷念家乡之情溢于言表。



秦观读书台西侧是“映翠园”和“重光亭”,等古典建筑。

再往西南方向就是内容丰富的“高邮博物馆展区”了,现设有高邮历史陈列展和水鉴馆。

与博物馆区对应相望的是高邮“名人苑”,包括汪曾祺文学馆和“淮海清芬”的秦观专题展览厅,是名播遐迩的瞻仰好去处。

泰山北斗、丹井寒泉、荷花池等也值得一观。

文游台前身:1000多年前的北宋太平兴国年间,道士李守坚看中这座土山古柏森森、环境清静,便在山上建了座东岳行宫,俗称“泰山庙”。



07



国士无双秦少游,
终古岂止文游台?

千古才子,一代词宗。
才华横溢,风流倜傥。

是词人、诗人。
是文章家、策论家。
是名士,更是国士。

其服野,其行方,
其言文,其神昌。

五十二载事业轨迹与人生履痕,
在不少地方不同际遇之中,
留下诸多难以泯灭的芳踪,
荡漾着缕缕不绝的遗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搜索
企业简介|企业新闻|发展历程|联系我们|养蜂基地|员工之家|手机版|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南京老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 苏ICP备09051748号
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论坛客服及时删除。本论坛将乐意接受您的意见,并及时作出修改。
免责声明:本论坛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技术支持:赵峰创意设计中心 老山论坛基于Discuz X3.4+阿里云ECS+云盾构架
GMT+8, 25-8-26 14:0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