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近日,大闸蟹不能吃的七大传闻在民间四处流窜(可把我们好吃的大闸蟹给冤死了)今天就跟着小编来做一次打假勇士!
吃螃蟹这些谣言你信了吗吃螃蟹这些谣言你信了吗
比窦娥还冤系列(谣言辨别)
1
谣言:吃蟹黄致癌
一篇题为《美国卫生局叫停华人吃蟹黄,因为其可能致癌》的文章广为流传。
打假:事实是纽约市卫生局的消费建议并非针对螃蟹或蟹黄,而是由于纽约当地工业污染严重,建议不要食用或有限食用,在其他地方可能并不适用。
2
谣言:螃蟹打针增重
一个疑似向青蟹体内注射不明液体的视频在网络上热传,网民纷纷猜测注射物为胡萝卜素、蟹黄膏和尿素精等,引发广泛讨论。
打假:往螃蟹体内注入液体后,环境渗透压会产生剧变,会导致螃蟹的迅速死亡,所以商贩真的还不会蠢到这个地步。而视频中用针筒向螃蟹注入橙色液体极有可能是南方的一种烹饪方式,在上蒸笼前向螃蟹注入料酒和佐料,会更入味。虽然中国人在食品安全方面危机重重,也不要紧张过度,得了被害妄想症可不好。
3
谣言:螃蟹注胶
朋友圈流传一则煮熟的河蟹疑似有胶状物的视频,让爱吃河蟹的朋友倒尽胃口。
打假:水产专家辟谣,公蟹中乳白色、半透明并且黏黏的物质其实是蟹膏,并非注胶。
4
谣言:螃蟹加西红柿等同吃砒霜
一则“螃蟹和西红柿同食如吃砒霜”的消息,引发公众关注。这则消息宣称螃蟹中的五价砷和西红柿里的维生素C会氧化产生砒霜。
打假:专家认为,中毒的可能性在现有生态环境及日常饮食的条件下不太可能发生,食用量远远不能达到中毒条件。
5
谣言:避孕药喂螃蟹
有传言称螃蟹是避孕药喂大的,多吃螃蟹儿童会性早熟;还有的人认为现在有些螃蟹吃起来肉质酥松,味道有点苦,可能是喂了避孕药。
打假:水产专家认为,螃蟹对水质要求非常高,加入避孕药会破坏水质,导致螃蟹死亡,得不偿失。
6
谣言:大闸蟹靠激素养肥
“大闸蟹是注射激素长大的,小孩吃了导致提前发育”、“现在的大闸蟹根本不能吃的,靠的是激素催大的,人吃怎么会健康呢?
打假:螃蟹属于低等无脊椎动物,激素对大闸蟹起不了任何作用,且激素会抑制其性腺发育,反而会导致大闸蟹的蟹黄和蟹膏变少。
7
谣言:大闸蟹抗生素喂食超标
网上流传“大闸蟹用抗生素浸泡防病,喂食超标”。从历年抽检来看,包括孔雀石绿、氯霉素、呔喃代谢物、己烯雌酚、甲基睾酮等指标都未超出标准范围。
打假:专家认为,投放抗生素会破坏蟹生存的水质,容易导致死亡。
煎炸烹煮样样行
清蒸大闸蟹
咖喱大闸蟹
辣炒蟹
面拖蟹
对着屏幕猛地咽下口水
你会不会吃蟹?
1.先将螃蟹的脐掰下来,再用剪刀将螃蟹的8只脚和2个蟹钳剪下来;
2.将蟹壳揭下来。往蟹壳里淋一些姜醋汁,把蟹黄吃掉;
3.剪掉多余的蟹嘴和蟹肺,淋一些姜醋,把蟹身的蟹黄、蟹膏吃干净,再将蟹身掰成两半。将蟹身上的肉拆出来吃掉。
注意这些绝对不要吃!
1.蟹胃、蟹肠、蟹腮、蟹心不宜吃。其中带有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
2.生蟹、腌蟹和醉蟹不宜吃。蟹中肺吸虫的感染率很高,会破坏人体的肺组织;
3.隔夜的剩蟹不宜吃。螃蟹为含组胺酸较多的食物,隔夜食用会导致组胺中毒;
4.死蟹或快要死的蟹不宜吃。蟹肉所含蛋白质太丰富,极容易腐坏,一旦进食不新鲜的螃蟹,很可能中毒(感染细菌引起腹泻和高烧)!
哪些人不宜多吃蟹?
孕妇:可能导致流产
老年人:消化吸收能力差
有过敏史的病人
感冒发烧的病人
脾胃虚寒的人
痛风患者
肝炎患者
肾功能不全者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
胆囊炎、胰腺炎患者
心血管疾病患者
秋风阵阵送爽,小编在此也提醒你,
美食当前也要多多注意身体情况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