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药业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91|回复: 0

[其他] 一套班子VS两套班子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693346375 发表于 17-6-28 15: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本帖最后由 693346375 于 17-6-28 15:23 编辑

     一个好还是两个强?这是个命题,在特定环境下有着不同的见解。别误会,编者不是说计划生育,宁愿生在焚书坑儒的秦国,也不愿有现年龄段的坑爹。

    既然年龄尴尬了,意味着可以叙述历史,叙述一段老山的历史。将年历前空翻到11年前,2006年,老山制药厂与老山营养保健品有限公司搬迁到一起,合并为现在的老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药品、保健食品的生产的共性是都讲究GMP管理(药品的GMP管理比保健食品要严格很多)。两个厂区合并,涉及到两套生产班子的管理该如何分配?当初公司高管层扛着精兵简政的旗号,全部选择了药品生产管理人员,当时的我涉世未深,只是主观意识上觉得领导太“偏心”。

    时隔多年,编者回头再看,发现当初刻意选择药品生产管理人员的精兵简政的策略有着以下几点“失算”。

   失算一:管理意识草木皆兵

    生产的管理归根结底是意识的管理。药品的生产管理时刻都是紧箍咒,你让一个头上套着紧箍咒的人同时去管理保健食品?他的意识不可能像红绿灯那样按时、按需灵敏切换;他们也不可能在主观行为上储存两套管理程序,随意地转换。就像你常年是个做政治思想工作的书记,回家后你也不大可能说出多么老百姓的语言。而生产管理人员为了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差错,潜意识中都会从严管理,这有点类似于私家车加92#的汽油就能满足,非得加98#。由于原先药品生产的领导班子的底蕴所在,老山现在的保健食品都是在按药品的标准在生产,所以我们是可以敞开大门供全国各地的消费者到现场来参观,我们是经得起监督,但这同时却延伸出接下来失算之二;

    失算二: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由于生产管理者主观意识上的从严思路,我们保健食品的厂房、设施、设备都是按照药品级别建设。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同样是口锅,为何不锈钢材质会比铁的贵很多呢?人员的管理上,我们也是按照药品去管理,人员消毒、防止交叉污染等等。最简单的例子:食品的加工没必要每道工序都要佩戴医用级乳胶手套,但我们却规定了,一年下来,这么多工序这么多人,这手套的成本大家可以自行百度测算。有时上级来人检查,都善意且委婉地提醒我们没必要这么严谨,但我们却在坚持,因为管理者认为由松入紧难,由紧入松易。前段时间推出的微信——“老山为何要改造蜂蜜仓库?”说的就是我们的原料都是按药品级的温度要求去存贮。每个环节都严格高标准,带来的后果就是生产的成本与同行相比,不可能占有任何的优势。

    失算三:有的人被逼成了会议上的“疯子”

    每周我们都有生产例会,争执得最多的焦点就是:这到底是药还是保健食品?有的人是带有主导思想去工作的,他们也在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与领导意见相左,会举例佐证真的没必要过度坚持,但佐证都是被坚持所打倒,所以他们就成了不断佐证的“疯子”。

    11年前领导的决策貌似是为了节约人工成本的精兵简政,经过这么多年的洗礼,带来的额外增加成本是人工的消耗所不能比拟。是选择一套班子还是两套班子说到底就是品质与成本的博弈,失算的背后是真正的精打细算!

    药之所以普遍昂贵,是因为生产及管理成本极高,药品的质量上升到了安全的高度,老山的药品是、保健食品亦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搜索
企业简介|企业新闻|发展历程|联系我们|养蜂基地|员工之家|手机版|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南京老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 苏ICP备09051748号
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论坛客服及时删除。本论坛将乐意接受您的意见,并及时作出修改。
免责声明:本论坛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技术支持:赵峰创意设计中心 老山论坛基于Discuz X3.4+阿里云ECS+云盾构架
GMT+8, 25-8-28 14: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