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本帖最后由 三木目 于 2013-9-25 14:48 编辑
蜜蜂文化——识蜂
■基本脉络:食用蜂蜜(捣毁/火烧—烟熏驱蜂)→认识蜜蜂→饲养蜜蜂→利用蜜蜂产品→为农林服务→保护蜜蜂
★原始人类受野生动物掠食蜂蜜的启示,开始捣毁蜂巢、火烧蜜蜂,后来烟熏蜜蜂,以掠食蜜蜂产品。 ★2700多年前西周时期《诗经·周颂·小毖》有了“蜂”字的记载。 ★2200多年前东周时期《礼记·内则》有了“蜜”字的记载。 ★2200多年前东周时期《山海经·中山经·中次六经》是现存最早的养蜂文献,出现了“蜜蜂”一词,沿用至今。 ★2200多年前东周时期《神农本草经》对蜜蜂形态进行了描述。 ★22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彝族六祖迁徙典籍选编》记载)人们已经认识到蜜蜂授粉的重要性。 ★1800多年前许慎的《说文解字》对“蜜”和“蜂”字进行了注解。 ★1600多年前晋代郭璞传世佳作《蜜蜂赋》成为世上最早的蜜蜂生物学名篇,首次认识到蜜蜂的社会性,对蜂王有了描述,认识到守卫蜂。 ★1200多年前唐代张鹜《文苑英华》首次出现“蜂王”一词。 ★1100多年前唐代罗隐《咏蜂》“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 ★1000多年前北宋王禹偁《小畜集》记述了“王台”,并认识到工蜂“无花不缠”、“咀嚼华滋,酿以成蜜”,还观察到蜂群“分蜂”的现象。 ★900多年前宋代苏东坡(1037- 1101)诗《收蜂蜜》认识到蜂王产卵、工蜂哺育。 ★900多年前宋代陆佃(1042—1102)《埤雅》观察到工蜂试飞。 ★900多年前宋代苏辙(1039—1112年)诗记载了工蜂采水的职责。 ★900多年前宋代纳西族人东巴所撰《东巴经》认识了蜜蜂天热搬家,主张保护蜜蜂。 ★800多年前宋代罗愿(1136~1184)《尔雅翼》说蜜蜂采集花粉用两只后足,也提到了蜂王“群蜂异之”。 ★800多年前宋代杨万里(1127—1206)诗《蜂儿》“蜂儿不食人间仓,玉露为酒花为粮”记述了工蜂酿制蜂粮。“蜜成万蜂不敢尝,要输蜜国供蜂王”认识到蜂王由工蜂饲喂。 ★800多年前宋代陆游(1125-1210)诗句观察到工蜂试飞。 ★600多年前元代刘洗《诗赋》认识到守卫蜜蜂。 ★400多年前明代李时珍(1518年—1593年)《本草纲目》对蜂蜜进行了解释:“蜂尾垂锋,故谓之蜂”、“闻花则以?代鼻,采花则以股抱之”;认识到蜜蜂有雌雄之别;成蜂卵、幼虫、蛹统称“蜂子”。 ★400多年前明代彭大翼《山堂肆考》也记载了工蜂采水的职责和蜂群“分蜂”的现象。 ★300多年前明代陈仁锡(1581—1636)的《潜确类书》记述了工蜂采花酿蜜的职能。 ★300多年前明代宋应星(公元1587—约1666年)《天工开物》记述了蜂王不采花并由工蜂喂食,观察到蜂王婚飞和伺卫蜂。 ★200多年前清代郝懿行(1819)《蜂衙小记》观察到工蜂试飞。 ●1600多年前古希腊数学家推测称蜂巢结构用材最少,被誉为“蜂窝猜想”,现在已被当代数学家所证实。 ●马克思曾说:“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 ●爱因斯坦说:“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将只能再存活4年。没有蜜蜂,没有授粉,没有植物,没有动物,也就没有人类。” ●奥地利动物学家因发现“蜜蜂语言”而获1973年诺贝尔生物学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