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本帖最后由 693346375 于 16-11-5 20:39 编辑
前段时间,网上说“年收入12万元以上被定为高收入群体,要加税!”网友不干了,“年收入12万挣北上广深一套房要100年,勉强够活,怎么会是高收入群体?”虽然后来官方站出来说网民有断章取义之嫌。像我这种离高收入人群还有千里之遥的,纯粹凑热闹不怕事大。我想讨论的不是多少为高收入,我想讨论的是到底收入多少,我们才能不焦虑?
我才工作的时候,月收入1200。从数字上看是少了些,但那时就觉得岁月静好,光棍一个,活得也很滋润。周末了还能约上几个朋友小滋一下,当时单位附近的房价不过八百。直到一次生了场小病,为了不让父母担心,没有通知家人,好在有朋友帮忙。这不住院不知道,一住院吓一跳。每天大把大把的钞票往外流,而且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我躺在病床上第一次认识到,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我突然感到了一阵焦虑,这种焦虑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
其实这是一种职业现象,主要针对的是新入职的人群。很多人在那个时候感情没有着落或者即便有了着落也还谈不上稳定,基本处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生存状态,收入勉强能够维持基本的日常所需,但一旦遭遇变故,就会感到束手无策,之前构筑的“岁月静好”的幻象终究抵不过现实残酷的一击。
赚多少钱才能保证起码的衣食无忧与具有基本的抗风险能力呢?这里就有一个收入安全线的问题。我总认为达到了安全线,就会不焦虑了,但事实却真是这样吗?大学同学经常聚会,有个收入很高,探讨过这样的问题,结果他比我还焦虑。那时候房地产非常地红火,不乏年薪达到20万的。他和我说,自己在没钱的时候拼命赚钱,觉得做销售来钱,就做了房地产,如今也做到了一定职位,收入也绰绰有余,可不知为何,他的内心还是会感到莫名的焦虑。
他的焦虑来自于这份看似体面的收入,和自己本身并没有太大关联,这份收入大部分得益于市场的疯狂与公司的平台,无法体现自己的能力。其实我仔细分析会不难发现,房产销售这个岗位之所以能赚钱,和房子特殊的商品属性以及公司规模有关,至于具体是由哪个业务员经办的,对于消费者来说真没有什么印象。
通俗点讲就是:他卖再多的房子与卖一套房子,你所获得的成长都是一样的,所获得的认可感几乎是停滞的。因为没有哪个购房者是冲着销售员去的。而真正的销售人员无论改行销售什么,他的客户就是他永远的资源。丰厚的收入同样会存在不安全的隐患,如果公司倒闭或者大环境不景气,也就意味着你还需要面临转行或创业的选择。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做销售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是冲着你产生购买行为的,你又如何确保转行或创业的客户资源呢?
逆天了,原来高收入的人群也焦虑。收入只是焦虑感的显性因素,制造我们产生焦虑的还有很多隐性的因素。我们真的有必要进行认真的梳理,对自我进行剖析,对现状有个明确的认知,这样才能制定出详细的目标与努力的步骤,焦虑感才能减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