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
《潜水钟与蝴蝶》 观影感受
假期遇雨,开启观影模式,想起力康曾推荐的影片《潜水钟与蝴蝶》,
一直未曾找来观看。
昨日闲翻熊培云《自由在高处》,里面介绍了两个人,他们在用生命
践行“不自由,仍可活”。一个是霍金(这个熟悉),一个就是法国《ELLE》
(世界时装周刊)杂志总编让.多米尼克.鲍比。他也是影片《潜水钟与蝴蝶》
的作者和主人公。看着书上的介绍掀起了我的观影兴趣
今日,特意找来影片一睹为快。 影片看的有些沉闷。
内容简介
1995年12月8日,鲍比由于脑干突然中风,引发极其罕见、概率极低的闭锁症候群。
他不能活动身体,不能说话,不能自主呼吸,在他完全丧失运动的身体,只要一只眼睛
可以活动,这只眼睛是他与世界唯一联系的工具。
眨眼一次代表“是”,眨眼两次代表“否”,他用这只眼睛来选择字母牌上的字母,形成
单词,句子,一整页的文字。他自负责活着,不去想“活着还是死去”这个无聊的问题
他必须不知疲倦在“yes""no"之间选择。为了写一本见证他生命的书。
穿着红裤子的鲍比,事业极为成功,是巴黎时装界的顶尖人物。
这是鲍比生命前一天为他92岁的父亲,亲自刮胡子。
父子两人的交流极为有趣。可以看出父亲年轻时风流倜傥
一切的美好,就在鲍比接儿子去看戏剧表演时,突然中风后消失殆尽
美丽的治疗师,让鲍比通过这个字母牌来练习与
外界的交流
鲍比与外界交流的第一句话是“我想死”
治疗师含泪说出,你怎么能这样,有多少人在为你祈祷
在帮助你。
那一刻,突然想到《遇见你之前》那部影片的瘫痪主人公
选择安乐死的情景。曾经生活在顶端的优秀人,是无法接受
这样的丧失尊严的生活下去,即使有这么多的人在去爱他们。
鲍比生病后,他的前妻和三个孩子来陪他过父亲节。
看到他的大儿子帮他拭去嘴角流出的口水,趴在妈妈身上
悄悄流泪的场景。可以想象鲍比的内心是多么多么地痛苦。
躺在病床上的鲍比,看着已经出版的书籍
对于鲍比来说,他的身体向潜水钟一般沉重,心绪却像蝴蝶一般自由。
110分钟的电影,有好几个环节让人感动的落泪。
比如 鲍比的父亲与鲍比通话时,90多岁的父亲擦拭着眼泪,无法与儿子交流
独自的哽咽,说自己的遗嘱放在什么地方。让人不得不流泪。
还是在豆瓣上看到一篇比较好的评论,摘抄一段分享
这影片包括书的主旨应该不是一种简单的励志:活下去是硬道理,
或者要所谓的身残志坚。而是主人公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
坠入黑暗和痛苦后,灵魂开窍,骤然出现的对于人生反思,
这类沉重打击后的反思是最具意义的,尤其是当它与死亡十分接近,
同时外界对他干扰的途径被切除自我陷入孤独时,除了眨眼他无法与人交流。
所以,导演施纳贝尔说,
《潜水钟与蝴蝶》像是一个能够帮助你掌握自己死亡的自救装置。
有时间,你可以去找来看看!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