楝星天牛楝星天牛(Anoplophora horsfieldi Hope, 1842),是鞘翅目、天牛科节肢动物,楝星天牛成虫可以发声,一般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发声: 1.胸部摩擦发声;2.鞘翊振动发声。胸部摩擦发声可连续进行。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湖北、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西藏。
体长31-40mm,宽12-15.5mm。底色漆黑,光亮。全身满布大型黄色绒毛斑块,由芒果黄
到木瓜黄,深淡不一,颇似光粉,计头部6个,额2个处于触角基瘤下,左右颊各1个另2个呈八字形位于头顶中部,前胸面具二条平行的直纹,两侧各具斜方形斑点1个,介于侧刺与足基之间。小盾片有时具小圆斑。鞘翅毛斑很大,排成4横行,计每翅前二行各2块,第三行有时合并为一,第四行即端行1块,在第三,四行间靠中缝处,有时另有1个小斑。腹面中,后胸腹板及腹部各节两侧均有斑纹,斑面大小不等,颇有变异,腹面中央的狭直纹,足基节周围,腹部外侧缘则为固定的黑色。一般自第3-10节每节半白半黑。足被有稀疏灰色细毛,跗节较密,呈灰白色。
体型较宽大。触角在雄虫超过体长四分之三,雌虫较体略长,基瘤突起甚高。柄节粗壮,端疤开闭式,第3节显较柄节为长,并略长于第4节。头部刻点稀疏,不粗;小眼面粒细小,前胸侧刺突壮大,刺的前缘基部呈圆形,背板中区不甚高突,两侧具斜方形脊块。表面具稀疏的黑色竖毛。鞘翅面光洁,刻点细且疏,仅肩部略见粗密,翅末端圆形,内端角明显。
以幼虫蛀食楝树树干为害,常形成弯曲深长的蛀道,深入木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