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药业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0|回复: 2

[人群保健] 三伏,一年最凶险的日子,这些事能不做就别做! 脊椎健康联盟 1周前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北极光 发表于 19-8-7 16: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2019年三伏
初伏:7月12日-7月21日 (10天)
中伏:7月22日-8月10日 (20天)
末伏:8月11日-8月20日 (10天)

三伏天来了,外界阳气最盛,湿气最重,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也是最容易生病的40天,伏天里,可谓暗藏杀机......

毫不夸张地说,入伏后开始冬病夏调,可以改善身体的许多隐疾,但同样,三伏天“暑邪”盛行,一不留神也容易落下病。

首先,你要明白伏天是“防暑还是防寒”,在室外虽然要防暑,但其实大多数人更要防寒。

伏天开始后,人体阳气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顶峰血管处于扩张状态,一旦着凉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引发严重后果,所以,必须要——防寒!

三伏天的真正意义是:“邪!”叫做“三邪天”,而三伏天所携带的“邪”,就是“六邪”中的:暑邪!那么,我们该如何护自身周全?


三伏天,最忌做这8件事!

1、空调吹一夜

很多人到夏天喜欢开着空调、裹着棉被睡一整夜。空调如果整夜开,室内外温差过大,使全身毛孔闭合,体内热量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脑供血不足,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史的人更容易发作“热中风”。



2、贪吃冷饮

炎炎夏日喝一杯冰镇冷饮,或是吃一个冰激凌,清凉解暑,是非常爽的事情。不过,路波却说,夏天冷饮吃太多不仅不解暑,反而会引发健康问题。

夏日贪吃冰凉的食物,容易对胃造成刺激,引起脾胃虚弱、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还可造成肠胃性感冒。特别是脾胃虚弱者及老人、小孩更应注意。

建议:少喝冷饮,温白开水是最健康的饮品。

3、冷风对着吹

长时间吹空调会使寒气凝滞在身体里,使身体的气血运行受阻,很容易出现感冒、头痛、鼻塞、面瘫等病症,颈椎对着空调吹,使颈背部肌肉受寒,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

建议:室内空气不要低于26℃,肩膀和背部不要直接对着空调,可以搭个披肩。

4、口渴猛灌水

夏天出汗多,易口渴,很多人就使劲喝水,也不对。

每一次出汗都要带走一些盐分,不断喝水与出汗使血液中的盐分越失越多,血浆渗透压降低,而出现低渗性脱水,使细胞水肿,人就会出现头晕、眼花等“水中毒”症状。

建议:喝水时应少量多次,每次以100~150毫升为宜,间隔时间为20~30分钟。

5、不爱开窗户

闷热夏季不少人怕热,闭窗室内吹空调。其实,潮湿闷热、通风差的室内易引发中暑,而且使用空调不开窗换气,空气质量会变差,反而致病。

6、洗冷水澡

夏季天气炎热,人的毛孔处于张开状态,如果洗冷水澡,寒气极易侵入人体,导致阳气暗损。

因此,夏至养生,最好每天用温水洗澡,这样不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洁凉爽,利于消暑防病,而且能加快血液循环,改善肌肤和组织的营养,降低肌肉张力,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抗病力。

建议:洗澡水温不要过低或者过高,35℃-40℃为宜,洗澡时间不宜过久,10-15分钟即可。

7、中午不休息

三伏时天气炎热,夜晚睡眠受到影响,有条件最好午睡,可保证下午精力充沛。也能有效预防冠心病、心梗等心脏疾病的发生。

建议:午睡以15-30分钟为宜,午睡后可轻微活动,喝一杯水。

8、情绪激动

炎炎夏日,人更容易心浮气躁,但激动情绪伤身体。比如生气的时候,血压上升,血管以及心脏部位所承受的压力比正常情况下高很多。

建议:保持平和的心态。情绪激动时,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法来消除坏情绪,

接下来,将从节气养生的角度,跟你讲讲三伏天的养生攻略。


三伏天,4个必知事项!

1、谨慎用空调

我们在用空调的时候,室内外温差一定要小于7℃,尤其是中老年人,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人来说,特别要注意室内外的温差。忽冷忽热的气温变化会使脑血管反复收缩舒张,以致造成脑部血液循环障碍,严重时导致脑栓塞。

室内的相对湿度在45%~65%之间,是人体感觉比较舒适的湿度,湿度过大,霉菌和细菌等各种微生物容易侵扰我们的机体。

2、三伏天宜养心

按照中医五行理论,夏季属火,对应的脏腑为“心”。所以,养心为夏季保健的一大关键点。

三伏天因为出汗较多,如不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会引起血液中的水分减少,血液黏稠度增高,致使血管栓塞,极易引起心肌梗死和心脏猝死。

三伏天不要等到口干舌燥,平时就要多喝水,并养成睡前半小时和清晨起床后喝水的习惯。

养心,就要做到精神安静、喜怒平和,多做一些比较安静的事情,如绘画、书法、听音乐、下棋、种花、钓鱼等,以保持心情舒畅。

3、三伏天宜祛湿

湿邪是三伏天最常见的致病因素之一。那么,我们如何祛湿呢?我们都知道湿气分为外湿和内湿,我将从这两个方面来讲如何祛湿。

●  祛外湿

外湿:外感湿气、气候潮湿、久居湿地、感受雾露、涉水淋雨等。

三伏天本来空气就潮湿,室外炎热的环境会导致人的腠理开泄,毛孔打开。当突然进入空调房,风寒湿就会趁机侵入人体。

其中,寒邪会通过人体开放的腠理侵入人体的阳卫之气,人体宣而不得宣,发而不得发,人体就可能出现畏寒、发热、头疼、头晕等外感寒邪的症状。所以,不要长期待在空调房中。

●  祛内湿

内湿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过食辛辣、恣食生冷、嗜食肥甘厚味等都容易影响脾胃运化津液,凝聚成湿。

三伏天湿气重,湿为阴邪,好伤人阳气,尤其是脾阳。再加上此时大家喜欢冷食,更加造成湿困于脾,所以夏季祛湿重在健脾阳。

4、三伏天宜祛暑

三伏天在户外很容易中暑,我们该如何预防呢?

中暑症状:初见发热、头昏、烦渴、疲倦、少汗,继则高热神昏、烦躁、抽搐、四肢厥冷,甚则引起死亡。

中暑原因:多因处于高温环境,体内汗液蒸发困难,导致机体产热大增,从而造成热量在体内积聚所致。

中暑后怎么做?首先,将中暑者移至阴凉处,解开衣领,保证患者呼吸通畅,如有条件可用毛巾浸热水敷脐腹部,口服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散。或用刮痧板或酒精消毒过的纱布,上下刮背脊两侧、肋骨两侧或额头,出现紫暗色即可。

三伏天,冬病夏调好时机


三伏天最好做灸疗

三伏天“灸疗”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最盛的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艾灸,通过对经络腧穴的温热刺激,通过灸疗令阳气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的气血直达病处,标本兼治。

另外,艾灸有温经通络、升阳举陷、行气活血、祛寒逐湿等作用,在 “三伏天”施灸就能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

这些病适合冬病夏调:

呼吸疾病:感冒、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

胃肠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等,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等;

妇科疾病:宫寒、月经不调、痛经、产后头痛、产后风等寒症;

儿科疾病:遗尿、厌食等(虚寒性);

疼痛疾病: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颈腰椎病、软组织劳损等;

其他疾病:畏寒肢冷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春花秋夜 发表于 19-8-7 17: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空调不能通宵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蓉儿 发表于 19-8-7 17: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午睡以15-30分钟为宜,午睡后可轻微活动,喝一杯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搜索
企业简介|企业新闻|发展历程|联系我们|养蜂基地|员工之家|手机版|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南京老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 苏ICP备09051748号
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论坛客服及时删除。本论坛将乐意接受您的意见,并及时作出修改。
免责声明:本论坛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技术支持:赵峰创意设计中心 老山论坛基于Discuz X3.4+阿里云ECS+云盾构架
GMT+8, 25-8-9 03: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