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不可否认,短视频平台五花八门的内容中,也有对青少年有意义的知识和技能,可以成为青少年的良师益友,但这更需要正面引导,而不是任由算法匹配。对此,相关平台要担起责任。首先要修改现有算法规则,为算法“输入”正确价值观,用“规则”支撑算法,优先推荐正能量作品,打造专属的青少年内容池。其次要划出“红线”,严格限制青少年观看短视频时间。在国家网信办的指导下,市面上的主流短视频平台,已相继推出针对青少年的“防沉迷模式”,这是一种极有必要的介入。最后,家长们也应该读懂孩子的需求。沉迷短视频背后,往往有逃避现实的动机,家长们应该着眼于解决青少年成长中的实际问题,丰富他们的现实生活。
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这一工具为人类服务,需要我们严肃思考、认真对待。英文里有个词组叫“Kill time”,直译是“杀死时间”,意味着人可以驾驭时间,突出利用时间的主动性;但在短视频语境下,这更多变成了一种“消磨时间”的概念,意味着人反而被工具规训和奴役,具有强烈的消极意义。显然,面对包括短视频在内的各种诱惑,我们不能总是指望相关部门划出“红线”、标明“禁区”,而是要突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保持高度清醒,用沉静取代浮躁,用踏实取代肤浅,有勇气直面自己的问题、弥补自己的不足,不要一头跌入虚幻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