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药业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6|回复: 0

[认识误区] 罕见病患儿有了进食“绿色通道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品味人生 发表于 19-5-30 08:5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男婴出生后一个月被诊断患上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症,吞咽功能渐失,无法进食,父母始终不放弃治疗的希望。如今,男婴已7个月大,武汉儿童医院专家为其胃部“开洞”,小家伙的营养摄入从此多了一条通道。经文献核实,该患儿是湖北省内首名内镜下经皮胃造瘘术患儿。

患儿小毅(化名)一个月大时,妈妈李女士觉察到不对劲,“他似乎很懒不爱动,而且手脚软软的、没力气”。李女士马上将小毅带到北京检查,基因检测等检查结果提示,小毅的SMN1基因杂合缺失,被诊断为脊髓性肌萎缩症。这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与“渐冻人”是同一类型的病症,新生儿患病率为1/6000~1/10000。医生告诉小毅父母,这类患儿因脊髓运动神经元退化,导致骨骼肌萎缩、肢体麻痹,常常会因肺部感染、进食障碍所致的营养不良或呼吸衰竭而夭折。

李女士夫妇没有放弃治疗小毅的希望,四处求医。然而,近两个月,小毅逐渐出现吞咽困难,进食减少,7个月大的他体重仅11斤。打听到有一种“内镜下经皮胃造瘘术”可以解决孩子不能进食的问题,他们在4月初带着孩子来到武汉儿童医院,找到了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梅红。

手术并不复杂,但是小毅的基础疾病加大了手术及术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消化内科进行详细的术前讨论后制订了手术方案:通过内镜下操作,给小毅在胃前壁与前腹壁之间建立一个通往体外的通道。梅红介绍,有了这条进食的“绿色通道”,小毅可以随时进食奶和一些半流质食物。

术中,麻醉科医师吴江熟练地进行麻醉诱导,消化内科医生赵玉霞进行皮肤定位,内镜确认穿刺点,套管针穿刺入胃并导入导线,一步步衔接紧凑,仅10分钟就顺利完成手术。

术后,小毅带着呼吸机转入重症监护室。自术后第一天起,消化内科一病区的医生每天都会去重症监护室看望小毅,与监护室内的医生交流病情,观察造瘘口皮肤情况,记录每天管饲的奶量。术后第10天,在面罩给氧模式支持下,小毅终于从重症医学科转回消化内科一病区。术后第13天,小毅脱离了所有的辅助呼吸给氧,出院回家。(特约记者王琛 通讯员薛源)

.




(责编:许心怡、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搜索
企业简介|企业新闻|发展历程|联系我们|养蜂基地|员工之家|手机版|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南京老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 苏ICP备09051748号
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论坛客服及时删除。本论坛将乐意接受您的意见,并及时作出修改。
免责声明:本论坛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技术支持:赵峰创意设计中心 老山论坛基于Discuz X3.4+阿里云ECS+云盾构架
GMT+8, 25-8-5 19:0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