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药业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4|回复: 0

[认识误区] 应对在家猝死还需更多急救招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品味人生 发表于 19-5-28 09: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我们统计过猝死量,大概百分之八九十都发生在家庭。”北京急救中心主任张文中近日介绍,现在北京地区有208个急救站,花在进院之前的平均急救时间大概在15分钟左右。北京急救中心计划在三年内一个街道争取有一辆救护车,将覆盖到340个人员密集的街道。

猝死被认为是人类最严重的一种疾病。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年有180万人死于猝死。但如果患者发病后能及时得到科学急救,就有望终止死神的脚步。为此,北京、广州等城市纷纷在公共场所配备被誉为“救命神器”的AED(自动体外心脏除颤仪)。

绝大多数猝死发生在家庭,对此该如何应对?2016年5月,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等机构启动了“全国心肺复苏普及进亿家精准健康工程”(525+我爱我家工程),计划5年内普及心肺复苏两亿人,即每位培训者普及5户家庭。启动该工程是应对在家猝死的有效举措之一,如果相关目标任务能如期实现,很多家庭接受过心肺复苏培训,就能大大减少家庭猝死量。

此外,北京急救中心计划在三年内争取一个街道有一辆救护车,也是应对在家猝死的良策。目前花在进院之前的平均急救时间大概在15分钟左右,而专家认为,15分钟平均急救时间是不够的,如果每个街道都配备一辆救护车,急救人员能及时出现在发病现场,可缩短平均急救时间,能挽救更多生命。

对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来说,每个街道配备一辆救护车,不仅要有相应的购车投入,还要有相应的人员配置、停车场所和调度管理等,但做这些工作都是值得的。这样的“急救计划”不是一般的惠民之举,而是关乎公众生命保障的重要举措。

除了以上两种举措外,应对在家猝死还需要哪些招?保证救护车通道畅通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每个街道都配置有救护车,但如果生命通道不畅通的话,仍然会影响到急救的效率。而生命通道是否畅通,要从两个角度观察,一是城市道路应急车道是否畅通,二是居民小区通道是否通畅。

目前,随着公众道德法律意识提高,以及交警执法力度加大,越来越多的司机都不会占用应急车道,还会主动给救护车让道,但仍会出现救护车受阻后家属下跪磕头求私家车主让路之类的案例。所以,合理配置救护车是一个方面,还需要相应的教育、执法来配合“急救计划”,为救护车出行扫清路障。

另一个必须引起警惕的问题是,救护车进入居民小区困难重重。既然猝死量大概百分之八九十都发生在家庭,显然通往家庭的通道不应该有任何障碍,但现实情况是,一些小区乱停车现象很严重,救护车、消防车很难进来。深圳一位从事现场急救工作多年的医生也曾透露,大部分小区的地下车库救护车都进不了。

围绕上述“急救计划”,需要有关方面打通小区生命通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搜索
企业简介|企业新闻|发展历程|联系我们|养蜂基地|员工之家|手机版|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南京老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 苏ICP备09051748号
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论坛客服及时删除。本论坛将乐意接受您的意见,并及时作出修改。
免责声明:本论坛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技术支持:赵峰创意设计中心 老山论坛基于Discuz X3.4+阿里云ECS+云盾构架
GMT+8, 25-8-3 17:4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