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年近古稀的刘女士,前段时间曾经患上重感冒,咳嗽、喷嚏连连,腰背也突然痛起来。她本以为是感冒引起的症状,多休息一阵子就没事了。没想到好些天过去了,腰背痛的症状仍然不见好转,晚上睡觉翻身时,一阵钻心的剧痛“刺”得她睡不着觉。有时白天弯下身子拿东西,或是拎点重物在手里,类似的痛感马上加剧。拖了一段时间,刘女士贴药膏、抹活络油都不见好转,背都有点直不起来了,只得在儿女的陪同下到医院就诊。医生给她开了检查单,拍片做检查,结果竟是患上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顾名思义,骨质疏松就是人体骨骼的密度变小,引起骨骼强度下降,主要的危害是易在轻微外力甚至没有明显外力的情况下,骨骼突然发生断裂,也就是骨折,最常见的部位包括胸腰椎、股骨上段、前臂桡尺骨。而胸腰椎的骨折,正是许多老人突然出现急性腰背痛的真正“元凶”。
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听到最多的叮嘱就是走路防跌,大家都以为老人只要不摔跤就不会骨折,但对骨质疏松的老人,有时用力过猛,都可能导致骨折。严重骨质疏松的老人可能仅是一次咳嗽、一个喷嚏或排便用力、弯腰捡东西姿势不正确,或坐车时突然一次急刹、车轮碾过一块石头的颠簸,都可能导致椎体压缩骨折。有些外伤并不明显的压缩骨折,往往易被患者和家人所忽视,延误了就诊的时机,处理起来更棘手。门诊不少腰背痛、驼背、变矮的老人其实患的正是椎体压缩性的骨折。不少患者因一开始不在意,拖久了发展成脊柱变短、前倾,逐渐变“罗锅”(驼背,脊柱后凸畸形)。
背驼了不但使老人行走、伸手取物等日常动作变得艰难、费力,还易致其胸廓变形,影响到呼吸功能,易出现胸闷、气短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症状严重者,甚至可发展至椎体坍塌,导致脊髓神经受压,出现下肢的瘫痪、大小便功能障碍。因此,出现腰背痛的老人及早排查治疗尤为关键。
因此,如果家中老人突然出现腰背痛、活动困难等疑似椎体压缩骨折的症状时首先应叮嘱老人减少活动,尽量卧床,以避免椎体的进一步坍塌;然后应该尽快用平车或轮椅把患者送到正规医院的骨科或脊柱专科就诊,待病情明确后进行恰当的治疗。切莫盲目接受按摩、推拿、牵引等,以免病情因不恰当的治疗而加重。
骨质疏松所导致的椎体压缩骨折,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长期卧床和止痛药物治疗。但长期卧床易致骨质疏松程度加重,骨质疏松程度加重又易增大发生新骨折的风险。此外,长期卧床可使老人得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大。这每一种感染,都有可能威胁到体弱老年患者的生命。
目前,患者还可以选择一种新的微创疗法,叫做“椎体成形术”。这种微创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用一根特殊的穿刺针在仪器导航的监视下经皮肤直接穿刺进入骨折的椎体,再向骨折椎体内注入固化剂(骨水泥)来固定骨折椎体,减轻疼痛。患者手术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地活动,平均住院时间约3~5天,打破了“伤筋动骨一百天”的古话。 |
|